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有望今年上半年出臺,但實施至少三年以后。
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長楊曉超表示,高考改革方案應在今年上半年出臺。按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將來簡化高考科目,只考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外語逐步過渡為社會化考試,“就像考托福一樣,一年可以考一到兩次,高中階段通過即可,高考計算成績。”
除語外數外,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科目將不再高考,而是進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在高考中占一定比重。此外,學生高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如從事志愿活動、對社會服務等,也會在高考中占一定比重。
至于何時實施,他稱,即便方案今年出臺,北京市也要至少三年后實施,因為高考改革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模式。“要給學生一個過渡期,讓現在的初三學生朝這個方向準備。”
對于異地高考問題,楊曉超表示,前提就是要跟人口調控政策相協調。“北京人口規模過大,常住人口已超過2100萬,資源、環境不堪重負,公共服務也不堪重負。”因此,出臺異地高考政策時,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問題。
他稱,人口總量怎么去控制,北京人口控制在什么規模合適,這種規模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和渠道去實現,這是設置異地高考政策的一個前提。但不能說不讓外來人口來北京,對隨遷子女提供公平教育機會是必須的,這也是我們國家的制度決定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