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元培訓費該不該由政府花?
——安徽無為縣為企業老總赴清華進修買單引發爭議
近日,安徽無為縣花費30萬元送43名企業老總赴清華大學進修引起公眾熱議。公眾質疑政府財政為“有錢人”買單,公共財政不應成為權力與資本的“私宴”。無為縣政府辯稱,該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經濟發展壓力很大,為了促進電纜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政府此舉合情合理。
30萬元公款送企業老總清華進修
無為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縣政府送企業老總充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快電纜行業升級轉型。電纜業是無為縣經濟支柱行業,企業老總不提高認識、更新知識,企業就難以加快轉型升級,政府希望通過對企業老總進行培訓,讓其加大投資,增加企業科技含量。“花小錢,吊大錢。”
據介紹,電纜產業是無為縣經濟支柱產業,財政收入貢獻率占全縣50%左右。2010年,無為縣財政拿出5256萬元重點落實12條扶持政策,助力電線電纜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全年電纜產業產值達261億元,增長36.4%。今年,“為了促進企業解放思想”,無為縣投入30多萬元,與清華大學聯合推出“清華大學——安徽無為電纜企業總裁班”,組織43名電纜骨干企業總裁集體在清華大學進修學習,培訓時間從3月2日至8日。無為縣委書記和縣長還專程趕到清華大學參加培訓班開學和結業典禮。
無為縣電線電纜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多次對接,挑選了一批著名的專家學者,為總裁學員們“量身定做”了相關課程設置,比如《國際國內電纜行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卓越領導力塑造與執行力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和《電線電纜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現代組織運行管理》《品牌與營銷管理》《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等課程。
公眾質疑用公共財政培訓企業家不合理
無為縣的行為被媒體報道后,不少人認為,政府花納稅人的錢,用公共財政支出培訓企業家,明顯不合理。
網民質疑說,政府無視納稅人的權利,隨意私用公帑向資本討好。紅網網民“苗蠻子”說:“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花錢的多少,而在于政府在公共支出時,納稅人的相關權利有沒有得到保障。在現代社會中,公共財政支出,不能由權力者單方面說了算,應征得納稅人的同意。”
網民認為,如果在公共支出中,權力者一手遮天,類似于公費培訓這種隱性福利的名目也就越來越多,一切取決于權力者的興趣。誰與權力者靠得近些,關系親密些,誰就有享受這種福利的機會。這種隱性福利,其實是一種隱性腐敗,它損害的是公共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
網民“微風拂面”說:“國家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尤其在民生上更需大量長期投入。只有加強對政府花錢的監督,這種事才會越來越少。”
“家住無為洲,十年九不收。”據無為縣扶貧辦工作人員介紹,無為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雖然近年來扶貧工作進步很大,十一五期間有近10萬人脫貧,但城鄉差距、東西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懸殊,因災致貧、因病返貧等現象普遍,截至2009年底,全縣仍有貧困人口11.6萬人,貧困人口數居安徽前列。其中,因災致貧是最主要的原因,因地勢特殊,易澇易旱,存在革命老區、邊遠山區、崩江區、竹絲湖區、深圩區等五大重點貧困地區。
由于貧困縣的背景,此次政府花30萬元供老總進修的舉措更是引發了公眾不滿。其中最廣泛的一種聲音認為,在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地方,政府竟為企業老總“錦上添花”,而不為普通百姓“雪中送炭”,實在不妥。
政府該如何讓動機與方式均合乎民意
無為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倪華說:“無為縣電纜企業每年為縣財政上繳稅收高達七八億元,這次參加培訓的企業老總,是這些電纜企業中的骨干企業負責人。”此次電纜企業老總培訓,是由具有官方背景無為縣電纜行業協會組織策劃,相對于吃喝浪費行為,無為縣的培訓活動也是在做實事,為企業家們提供了一次“精神大餐”。
“對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家來說,太需要培訓學習了!”華聯電纜董事長盧英鵬說,無為縣200多家電纜企業,全是民營企業,企業老總大都是從業務員一點點做起來的,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企業老總知識結構明顯不足,難以駕馭。此次在清華大學的進修培訓,他的收獲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專家課堂上所講授的新鮮知識,拓展了視野;二是企業老總之間信息交流多了,信任增加了。“企業需要政府提供這樣的培訓機會,即使費用自身承擔,我們也很樂意參與。”
無為縣嚴橋鎮政府工作人員何勇認為,政府扶持和資助企業開展培訓無可厚非,關鍵是要看培訓的成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支持經濟發展,是地方政府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當然,他也提出,政府為企業老總的培訓提供經費,不一定要采取財政直接支付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稅收杠桿刺激企業加強培訓力度。
政府自認為合理合情的行為,為何引起公眾強烈質疑呢?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翟年祥評價說,政府堅持其小投入是為了大產出,著眼點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必須扮演帶路人的角色,這是長期植根于政府行政理念之中的;同時,公眾認為政府公款屬于公共財政范疇,每一筆開銷都應當尊重納稅人的意見,公眾無法容忍教育培訓成為公款消費的又一重災區。
他認為,當地縣政府的用意肯定是好的,把老總送到清華培訓,無疑對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都有幫助。如果政府在企業老總培訓時進行適當補貼,這也無可厚非,但此次采取的補貼方式不合適。企業老總畢竟不是下崗職工企業老總參加培訓,費用不應由政府獨立承擔,而應由老總自身承擔部分款項,政府想要在民營經濟上“有所為”,完全可以通過稅費減免、簡化投資審批手續、改善投資環境,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手段,為企業護航導向,推動經濟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