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中國科技大學實現超抗噪聲“薛定諤貓”態

          首頁 > 

          地方

           > 安徽

           > 中國科技大學實現超抗...

          中國科技大學實現超抗噪聲“薛定諤貓”態

          物理學界大名鼎鼎的“中國科技大學實現超抗噪聲“薛定諤貓”態”,從此不必再受噪聲“困擾”。 5月9日,中科大發布重要科研成果,該校潘建偉院士率領的團隊日前實現超抗噪聲 “薛定諤貓”態。這種神奇的“糾纏狀態”具有天然的高容錯性,能夠對任意噪聲免疫,可廣泛應用于量子密鑰共享、三人密碼協議等大尺度量子網絡中。

          “薛定諤貓”是物理學界的一個著名假想實驗,由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于1935年提出。試驗中,一只貓被關在一個裝有放射性原子和毒藥的密閉性容器里。放射性原子可能衰變,也可能不衰變。如果衰變,就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毒藥的瓶子,這時貓就會被毒死。如果沒有發生衰變,貓就能存活。根據日常經驗,容器里的貓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但在量子世界,原子可處于衰變和沒有衰變的疊加狀態,那么貓理應也處于奇怪的死與活的疊加狀態。這只既死又活的貓,就是傳說中的“薛定諤貓”。

          盡管“薛定諤貓”態在宏觀世界并不存在,但在微觀世界中,科學家可以利用光子和原子等造出這樣的 “糾纏狀態”,并應用到量子精密測量、容錯計算等領域。然而,由于量子“消相干效應”,量子態與環境相互作用產生的各種噪聲,可以使計算過程產生各種錯誤,這就大大限制了“薛定諤貓”態在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處理任務中的應用。原則上,人們可以利用量子糾錯編碼的方式來保護量子態,但這種方式會耗費大量量子資源。 201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提出一種級聯貓態的概念,這種貓態具有對任意噪聲免疫的天然優越性。

          在實驗中,潘建偉團隊用兩個光子比特編碼一個邏輯比特,成功制備出一個三邏輯比特的級聯貓態,并演示了編碼貓態在各種噪聲影響下所具有的顯著優越性。

          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潘建偉院士表示,這種制備方法可擴展到任意比特數,甚至可能達到宏觀級別,實現多年來的研究熱點—宏觀糾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