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洛陽市舉措狠抓落實 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洛陽市舉措狠抓落實 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首頁 > 

          地方

           > 河南

           > 洛陽市舉措狠抓落實 ...

          洛陽市舉措狠抓落實 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洛陽市舉措狠抓落實 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近年來,洛陽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認真貫徹全國、河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現場會精神和有關政策,廣泛開創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市、區)創建活動,推動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順利進行。目前,全市已涌現2個“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欒川縣、新安縣)”和2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效顯著單位(孟津縣、澗西區)”。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主體,落實政府責任

          1、強化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堅持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民心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各縣(市、區)均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領導機構,市、縣兩級政府還把這項工作列入了“十一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并確定為市、縣兩級政府經常性督查工作重點,納入了目標考評體系,形成了抓創建的工作合力。

          2、強化工作支持。首先是在投入上支持。市、縣兩級政府在編制財政預算時始終做到“三個優先”。一是優先安排教育經費,確保“三個增長”。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分別由2009 年的小學300元、初中500元提高到400元、600元;城市市區生均公用經費小學330元、初中420元,分別提高到360元、550元,今年又統一增加100元。2010年,全市共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資金4.2億元。二是優先撥付教師工資,實現了城鄉教師工資同工同酬,并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及時發放,從不拖欠。認真落實義務教師學校教師績效工資,2010年春節前,市政府拿出1.23億元用于市直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發放。三是優先解決教育債務。市、縣兩級政府把學校債務納入政府消赤減債整體規劃,僅2007年迎“兩基”國檢時就化解普九債務1.4億元。其次是在師資上支持。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2008年—2010年全市共招聘教師3167名。2011年我市市直學校擬直招180名、考試招錄100名,共280名教師安排到教學一線。做好農村特崗教師招聘工作,近兩年共招聘2022名教師(2009年為1031人,2010年為991人)補充到農村學校任教。2011年我市計劃再招665名特崗教師到農村任教。其三是在項目上支持。近年來,先后啟動了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城鎮薄弱學校改造工程、課桌凳更新工程、設備設施充實工程、遠程教育工程,特殊學校建設工程、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等。還投入資金3億多元,改造農村中小學743所;投資7000多萬元,實施“班班通”工程,市直學校將于2011年完成,縣(市、區)學校于2015年完成。

          3、強化工作督查。建立了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制度,每年開展督導評估,定期對各縣(區)、鄉(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進行量化評估督查,增強了全市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緊迫感、壓力感和責任感。

          二、化解難題,突破均衡發展瓶頸

          在薄弱學校建設上,一是實行市級領導聯系薄弱學校制度。市四大班子領導在市區對口聯系一所薄弱學校,定期到學校調研,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二是采取“撤、留、擴、并、遷”五項措施,強力推進,優化學校布局。三是采取項目資金傾斜、師資配置傾斜的辦法逐步改變農村薄弱學校狀況。2011年,我們制定了《洛陽市薄弱學校三年改造計劃》,進一步加大對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兩年來,危房改造資金和初中校舍改造資金,全部用于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各縣(市、區)新招聘的教師絕大多數安排到農村薄弱學校任教。四是采取新建、改擴建等措施,加快城鎮薄弱學校建設。近三年全市改擴建學校達500余所。在新區學校建設方面,近三年投入近8億元用于學校建設,其中,龍康初中(投資4500萬,規模為36個班,可容納1800名學生)、濱河初中(投資4500萬,規模為36個班,可容納1800名學生)已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新區龍泰中學、新區二外將在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五是采取上掛下靠、對口幫扶、定點支援等措施,發揮優質學校對薄弱學校的幫帶作用,用優質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帶動薄弱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2010年,全市共安排115所城鎮學校對口支援127所農村學校。六是堅持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制度。2010年,全市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均達到50%,并向薄弱學校傾斜,促進了初中教育均衡發展,淡化了小升初擇校壓力。

          在控輟保學上:堅持了依法控輟,強化了責任控輟,開展了愛心控輟。建立完善了義務教育普查、學籍管理、輟學月報制度,給不按時入學或中途輟學的適齡少年兒童和監護人發放《限期入學、復學通知書》,依法強制入學。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五包”制度,即市干部包縣(市、區)、縣(市、區)干部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校長包校,強化控輟保學責任。積極落實“陽光工程”、“宏志班”、“春蕾行動”政策,確保了貧困生、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學生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2010年,城市市區接受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達到82所,按照“應入盡入”要求,秋季共接收11728名農民工子女入學,入學率達到100%。

          三、突出重點,切實把均衡發展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突出教師隊伍建設。近3年,全市共舉辦各類教師培訓班1360個,參培教師5.2萬人。組織專家講座或報告150余場次,聽報告教師7.2萬人次,走出去學習培訓1萬人次。進行了教師師德培訓、崗位全員培訓、新課程師資培訓、班主任培訓、學科短缺教師培訓、學歷提高培訓、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在培訓中,市、縣兩級政府每年都拿出專項資金予以保障。

          二是突出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通過開展“教育管理年”、“行風評議年”、“教育質量年”活動,實施“質量工程”,中小學新課改理念得到全面貫徹,學生評價制度得到完善,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教育質量明顯提高。

          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2010年,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達100%,初中凈入學率達99.83%,小學、初中輟學率分別控制在1%和2%以內,盲、聾啞、弱智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0%。全市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農村為96.15%,城鎮為98.47%;高學歷教師比例農村為37.11%,城鎮為54.77%。全市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農村為99.14%,城鎮為99.94%;高學歷教師比例農村為68.27%,城鎮為87.09%,城鄉教育差距逐漸縮小。

          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極大改善,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明顯提高,特別是農村少數偏遠鄉(鎮)學校,一改過去偏僻落后局面,由薄弱學校躋身優質學校行列,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

          我們將以這次“落實綱要看基層·河南行”采訪活動為契機,抓住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建立健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長效機制,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為實現“福民強市”的目標作出積極的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