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河南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高招政策將作何調整備受各界關注。5日,河南省2011年高招政策出爐。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陳大琪5日接受本報專訪,為大河報讀者一一解讀2011年高招九大變化。
變化1:本科二批實行平行志愿
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陳大琪說,2010年,河南省在本科一批錄取中成功實施了平行志愿,在考生和家長強烈要求下,我省2011年在堅持完善網上報名、知分填報志愿、網上采集志愿信息、本科一批平行志愿等改革的同時,在本科二批中也開始實行平行志愿投檔。
但是,陳大琪也提醒院校和考生,二本院校每年都是本科錄取大戶,但是與一本院校排位總體分明、公眾認知度較高相比,近千所二本院校不少辦學特色不鮮明。這就要求這些院校在平時提高質量的同時,還需在近期加強宣傳,以免考生填報時無所適從。
變化2:本科一批院校最多報7個志愿
2011年本科一批A、B合段,即本科一批除自主招生考生志愿外,不再分“211工程”高校志愿A和其他高校志愿B兩類,考生可以填報1~6個高校志愿,1~5個專業志愿。這樣考生最多可報7個高校志愿,2010年則是9個志愿。
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陳大琪說,2010年我省是第一次實行完全平行志愿,經過一年的磨合,將A、B志愿合段后,不僅有利于更多院校選拔人才和多擴招我省考生,還會讓考生更加有效、便捷地填報院校志愿,6個院校志愿完全可以滿足考生“沖一沖、保一保、穩一穩”的愿望。
變化3:網報保存就算有效
2011年網上填報志愿步驟更加簡化,2010年有保存、提交兩次操作。2011年考生填報志愿后保存即可,保存志愿即視為提交志愿,只要保存后的志愿都有效。考生第一次保存志愿后,在規定的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允許修改兩次志愿,以最后一次網上保存的志愿為準。填報截止后將無法更改。
據了解,2010年有個別考生較為粗心,填完志愿后光保存不提交,影響了錄取。陳大琪表示,秉著為考生負責的態度,2011年省里進一步簡化程序,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變化4:留足時間公布缺額計劃
2011年還有個變化是體現在不實行大平行志愿的本科三批、高職高專一批、二批及提前批的二志愿上。即這些類別的二志愿平行投檔后,可根據計劃缺額情況進行不超過兩次的批量補檔,未完成的計劃余額統一征集志愿。
陳大琪說,從往年的情況看,兩次補檔足夠這些院校用了。明確補檔次數就可留出更多時間公布院校缺額計劃,讓更多未錄取的考生能再度填報志愿。
變化5:紙質檔案統一管理
考生還需了解的是,2011年我省強化了檔案管理。即對考生紙質檔案(包括考生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檔案和考生報名登記表、體檢表、志愿表)規定強調不得由中學代管,由縣(市、區)招辦統一管理。如果高校對新生入學復查后,需取消入學資格的,考生檔案必須退回原縣(市、區)招辦,改變往年退回考生所在中學或單位的做法。
陳大琪說,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便于考生快捷地領取到自己的紙質檔案;二是檔案統一管理后,冒名頂替、檔案丟失無處查詢等不良行為也將得到有效遏制。
變化6:考場違規 視頻成依據
2011年高考防作弊手段再升級。陳大琪表示,我省爭取在高考前建立覆蓋所有試卷保密(保管)室和考場的視頻監控系統,省、市及考點監控指揮平臺將互連互通,實現省招辦網上巡查、市招辦網上巡考、考點視頻監考三級監控指揮功能。
考試期間,試卷保密(保管)室、試卷分發(回收)場所等重要場地和關鍵位置,實現視頻監控。所有的標準化考場必須全部啟用。考場監考與視頻監考相結合,實時監考與后期檢查相結合,視頻監考記錄連同考場記錄一并作為考場違規行為處理的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考試期間,監考人員要全部集中封閉管理,嚴格執行“禁酒令”。考生的違規事實還要記入其高考誠信電子檔案。
變化7:選拔方式更立體
陳大琪說,由于是新課改后首次高考,我省2011年高考改革以穩為主,但是省里也明確表示積極探索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招生學校測試相結合的多元化的評價選拔辦法,即以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為基礎、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為重要參考、招生學校測試為補充,充分發揮高校自主權,這與過去僅僅看高考成績錄取不一樣。
變化8:冒名者多道“緊箍咒”
近幾年,省外不斷有高校出現冒名頂替上學現象,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陳大琪說,2011年高校在審核考生名單時,不僅要像往年那樣,需查閱經省招辦核準的錄取考生名單和本校核發的錄取通知書,還特別要將錄取考生名單與遠程網上錄取系統下載的電子錄取名冊核準無誤,以防偽造的紙質錄取名冊,讓冒名上大學者無路可走。
變化9:作假學校取消招生資格
對于那些嚴重違背招生誠信、破壞招生秩序的高校或高中,陳大琪表示2011年處罰力度不僅更大而且處罰措施更具體,即不僅要取消這些學校相關招生或推薦資格,還要追究當事人和有關負責人的責任,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
聲音
中原工學院招生處處長苗振青:2011年改革增加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選擇范圍,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提高了考生志愿滿足率,有效減少了以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的尷尬。對高校來說,也有效避免了其生源“撞車或斷檔”現象,提高了投檔滿足率,辦學水平高的學校“爆冷門”和“大小年”現象不再出現。但是,平行志愿風險依然存在。比如考生如果定位不準確,期望值高,自己的高考總分不及所填報高校的投檔線,而且高校志愿之間又沒有梯度,那該考生極可能無法被投檔。此外,建議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還應認真考慮“服從專業調劑”,慎重把握機會。
鄭州一中副書記吳建財:2011年把平行志愿普及到本科二批,對學習成績中等層次的考生來說,他們報考學校時就更大膽,選擇更多了。其實,成績中等的學生占考生的大部分,而報考志愿時也是這部分人最作難,報個好學校害怕考不上,報個不好的學校又害怕“掉進去”。這其實是保障了大部分考生的利益。
本科一批A、B合段后,對一些非“211工程”高校拳頭專業招收優質生源提供了便利。也為考生拉開學校檔次報考,提供了更大選擇空間,增加了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錄取幾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