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河網接到河南省實驗中學學生家長投訴稱,從2013年秋季開始,省實驗中學的學生只能通過“龍卡”(每日可累計取款2萬元)代扣學費、雜費、住宿費等費用。部分學生家長表示,他們對此十分擔憂。
據學生家長介紹,五一前夕,省實驗中學的學生家長收到校方通知,通知要求該校學生每人都要辦理一張建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文博支行)的龍卡儲蓄卡,由該支行為學校代扣學費、雜費、住宿費等費用。
省實驗中學在《學生繳費銀行直聯扣款系統通知》稱,為在校每位學生要辦理一張本人的實名制銀行卡,是人民銀行等政府監管機構的要求。
通知指出,該卡以年齡為標準被分為A、B兩類, A類為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B類為16周歲以上的學生。每卡每天可從自動取款機累計取款2萬元。兩類卡均要求,由監護人和學生共同與銀行簽訂委托扣款申請書。
一劉姓學生家長說,他的孩子今年才14周歲,選擇到此讀書,是希望孩子能在好的教育環境下,學有所成。如今,社會不良風氣如此惡劣,孩子辨別能力還很差,如果學校執意這樣做,可能會讓一些孩子染上不良消費嗜好,影響學業。”
“省實驗中學不至于如此缺錢吧?這樣的指定選擇,不僅是剝奪了學生家長自由選擇金融機構的權利,而且有涉嫌變相為銀行拉存款,合伙創收之嫌。”一學生家長張女士稱。
據了解,中國建設銀行龍卡在全國范圍內的建行網點通用,持卡人可憑卡辦理存取款業務,并按金額的0.5%收取手續費,最低2元,存款最高50元,取款按0.5%比例收取;跨行業務收取2%的手續費。
采訪中,一些外地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在為學生辦理好必交費用外,學生的日常生活費都是存在飯卡上,定期再給點零花錢很放心。如果被辦理此“龍卡”,不僅存款取款都要收費,而且,此卡可全國消費,尤其是可以網上消費,太可怕了。這不僅增加了的學生消費習慣的不確定因素,一旦學生花錢失控,其后果和責任不堪設想。
5月2日,大河網與省實驗中學的相關部門進行核實,卻被推諉。該校黨辦一女性稱,此事需給學生處聯系,如果有問題,她們會逐級反映。聯系上學生處后,一男性工作人員稱,關于辦卡事宜由財務處負責辦理,具體情況他不清楚,并稱,財務處電話是內線電話,不接受外線,拒絕提供聯系方式。
當日上午,按照該校發給學生通知書顯示的文博支行夏經理的電話,大河網記者多次撥打卻無人接聽。隨后,通過該支行的固定電話得知,夏經理正公休,關于省實驗中學學生辦理“龍卡”事宜,相關手續只需學生交給各班主任即可,有人專門負責辦理。
知情人士還透露,省實驗中學仍未執行公辦學校與分校“四獨立”原則,其公辦校區與文博分校一直是聯合教學,文博分校每年都收取大量高價生。其中,初中部每年每人收費21000元左右(2013年計劃招生500人),高中部24000元左右(2013年計劃招生600人),加之該校的收費不菲的特色班及眾多國際聯合辦學班等費用,校方每年的收費金額高達數億元。
據調查,近年來,來自全國得中小學生因各類銀行卡(尤其是未成年學生辦理銀行卡)業務辦理,帶來的爭議與負面教訓一直不斷。2010年,中國銀監會制定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之第四十四條規定:發卡銀行不得向未滿十八周歲的客戶核發信用卡(附屬卡除外),但業內監管人士認為,目前,為未成年人辦理銀行卡該如何準確定性,仍屬模糊概念。
法律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開立銀行帳戶,只能以家長作為監護人開立銀行帳戶。律界人士稱,由于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省實驗學校的做法若是一種強迫行為,學校與銀行不過是把學生、家長當成“唐僧肉”,其目的除方便學校收錢,銀行賺錢外,動機復雜。
省實驗中學指定學生辦理“龍卡”僅是為了學校收錢方便嗎?省實驗文博學校是“獨立的法人,獨立的財務核算、人事管理,獨立的校園、校舍,進行獨立的教育教學”嗎?對此,本網將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