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萬,這是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51.4萬人,這是2013年我省高校畢業生人數,同樣創歷史新高。“史上最難就業季”來襲?
5月21日,在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的全省產業集聚區企業與高校畢業生崗位對接暨民營企業招聘周啟動儀式上,記者調查發現,專業結構、工作經驗、吃苦精神成為眼下大學生就業的三大門檻。省人社廳就業辦副主任孫銀正直言,史上最難就業季,難的不是就業是心態。
招聘現場“冷熱不均”
此次活動由省人社廳、教育廳、總工會、工商聯和鄭州市政府共同舉辦。啟動儀式上350多家企業提供近萬個工作崗位,涉及營銷、電子、機械、土木工程、行政文員、人力資源等。當天,記者看到,現場“冷熱不均”。一些文員、會計、銷售等崗位的企業招聘處有不少求職者,而土木工程、機械制造、電氣自動化等崗位卻少人問津。河南紅宇集團招聘機械制造、車輛工程、金屬焊接等諸多崗位,但直到上午11時左右,還無一人前來求職。該集團人力資源部王先生說,這些崗位都要求是本專業四年制本科畢業生,但目前高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都存在一定問題,學生動手能力差,專業結構不對接。
不少大學生求職依然在用人單位要求的工作經驗前止步。“理賠專員只要有工作經驗,高中或大專學歷都行。”河南省鴻泰物流有限公司的汪女士直接亮明態度,她說,理賠專員需要有與客戶打交道的經驗,溝通協調能力非常重要。雖然河南理工大學一位姓張的同學在工地實習過一個月,但當河南礦業建設集團副總梁先生問及一些專業實踐知識時,他低下頭說:“我只是打下手,用鋼尺測量。”梁先生告誡他,實習一定要從一項工程的施工準備到結束,各方面都要積極參與,這樣才是真正的實踐,才能積累工作經驗。
“應屆大學生沒有經驗也可以錄用,但一是要在校各項專業成績優秀,二是要能吃苦。”梁先生告訴記者,每年集團都會招聘一批應屆畢業生,由老師親自帶領進行培養。但一年見習期過后,總有一半學生離開,大多因為吃不了苦,不踏實工作。“只要用心學習,有吃苦精神,就業并不難。”
就業難難的是心態
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受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影響,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截至4月底,全省201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為42.77%,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省人社廳就業辦副主任孫銀正分析,從今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情況看,部分用人單位過分注重工作經驗,人為抬高門檻,缺乏人才儲備意識,一定程度擠壓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空間。受產業結構、技能結構和擇業觀念等因素影響,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仍然突出。
“史上最難就業季,難的不是就業是心態。”孫銀正說,大學生要擺正心態,結合實際,找準定位,先就業后擇業。企業要吸引人才,除了在工資待遇上下工夫,還要有吸引大學生留下的發展空間和企業文化。
為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幫助企業吸納人才,我省180個產業集聚區將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崗位對接服務,加上為期一周的民營企業招聘周,預計將有8000多家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20多萬個就業崗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