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公務員第二天,手機就接連不斷地收到“公考培訓”、“考前答案”短信。8月20日,鄭州市民陳女士向本報反映,她連報名審核都沒有通過,手機卻被多家培訓機構“刷屏”——半小時就收了7條“包過”短信!一家培訓機構自稱,考生信息系“內部渠道”獲取。
考生
報考完公務員,手機頻遭短信騷擾
8月13日上午,陳女士在河南人事考試網站報名參考某省直單位。當天下午,她接到該單位通知,因工作年限不夠,未能通過審核。但是,第二天,陳女士的手機陸續收到培訓機構發來的“零基礎包過”短信。“他們怎么知道我報公務員了?”陳女士心里打了個問號。此后幾天,陳女士每天都能收到兩三條這樣的短信,直到昨日,騷擾短信“井噴”,一天就收了17條!
記者在陳女士的手機上看到,從上午10:26到10:56,半小時內就收到7條短信。“操作2013河南公務員考試,備考最佳方案,讓您零基礎通過……”雖然每條短信都發自不同的培訓機構,短信內容卻幾乎一樣。
按短信留的QQ號,記者聯系上一家名為“××教育”的培訓機構,剛加上QQ,對方就給出了詳細的“包過”方案,自稱“百分百原題,考前發送”,可按考前、分期、考后不同方式付款,每科1500元至2500元不等。
記者詢問對方,是如何拿到自己手機號的,對方回復稱:“內部渠道,直接獲取考生資料。”
陳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昨日,記者聯系上8位今年報考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其中5位都收到了培訓短信。“前天凌晨兩點還給我發短信!”市民高先生氣憤不已。
“只在網報這一環節填寫了聯系方式,怎么這么快就被這些培訓機構掌握了?”陳女士懷疑,她的個人信息是不是被泄露了。
網站
考生個人信息泄露系首次,
原因正在核實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到河南人事考試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一名負責報名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這里不可能泄露考生信息。技術部門一工作人員說,這已是今天第三個打電話反映信息被泄露的考生,往年公務員報考并沒有出現此類情況。
“相關加密防范措施都做了,考生的聯系方式也作了加密處理。”該工作人員說,網站方、考生方的客戶端,報名資質審核人員,都可能出問題,但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還不清楚,目前正在向上級反映、核實。
此外,工作人員提醒考生理性備考,不要相信所謂考前答案,避免上當。
建議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報警
“考生雖然在考試網站主動注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但這些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電話等,對大眾而言仍屬隱私,未經同意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已涉嫌違法。”律師張華欣說,當前刑法雖然已將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為入罪,但由于此類犯罪多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公民取證維權時仍有一定難度,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考生信息保密工作的管理。
鄭州市公安局則表示,市民如遇到個人信息被泄露,可撥打110報警,針對陳女士等考生的遭遇,他們將告知110指揮中心,近期留意此類警情。
警方
揪出的“信息耗子”,
大多都是“內鬼”
針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我省已開展多次統一打擊行動,去年4月至6月,全省公安機關抓獲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嫌疑人130名,據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被挖出的大多是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單位和部門的“內鬼”,涉及通信、銀行、公安等多個行業和部門。“這些部門掌握著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由于管理制度疏漏,一些內部員工未經授權就能獲取客戶信息。他們為謀利益,利用工作之便,將公民的電話、通話記錄等個人信息通過互聯網轉賣給中間商。”
據悉,今年8月7日,省公安廳再次開展為期3個月的打擊整治侵犯公民隱私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此次打擊重點是非法調查、咨詢公司。
[作者:記者劉啟路編輯:趙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