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已在探索中小學校長職級制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到:“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這次決定也再次讓學校去行政化的問題引起關注。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河南已經開始在探索中小學校長當中推行職級制的問題。在鄭州,近年來也一直在推行“專家型校長”,讓教育專家辦教育,這和“去行政化”后所要實現的“校長崗位的專業化”不謀而合。
過程
取消學校行政級別要有時間節點
實際上,關于學校去行政化的話題并不新鮮。早在2010年7月底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改革,其中包括試行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建立學術委員會等。“3年過去了,高校去行政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學校行政級別也沒有取消。”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這些年教育部做的改革試點都沒觸及核心。因此他認為,對于“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應該明確時間節點和路線圖,否則“逐步”就會變得遙遙無期。
熊丙奇認為,應該由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來統一部署改革方案,并在制訂方案過程中聽取第一線的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家長的意見,以高度的緊迫感推進教育去行政化改革。“當然,取消學校的行政級別,只是教育去行政化改革的一個方面。此外,還要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這次《決定》也提到,要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這需要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學校行政權、教育權和學術權分離。概而言之,教育去行政化,就是讓學校回歸教育本位,清晰界定政府、學校、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責過程。”
學校校長將“去行政化”
教育部有關人士曾經表示,今后校長要專業化,職業化,去行政化。校長總要有一個身份,不是官員而是專門的職業性的校長,要有相應的選拔辦法確定校長的身份和地位,讓校長在一個制度的基礎上成為教育家。
專業化不是行政化,不是按照官員的標準來選校長,而是按照校長的標準來選。比如,要成為一個教育家,就應該在德、才、學,以及對一個學校的管理上要有自己獨到的理念和方法。
不過,究竟什么人可以當大學、中學、小學和職業學校的校長,我國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
專家稱,從過去經驗來看,如果學校沒有行政化的級別要求或管理模式,學校在社會上以及在運作過程中也會碰到很多困難。
聲音
學校“去行政化” 實現真正的教授治校
“那些不愛教育、不愛科研、不愛醫院,只愛當校長、所長、院長的人,是管不好學校、科研院所和醫院的。”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在一年多前就開始不斷呼吁取消學校行政級別,今天,終于在黨的文件里看到了回應,十分高興。他表示,讓只愿、只會、只想當官的人去管學校,毀掉的不僅僅是一所學校,還是一代或幾代人,相信取消行政級別后,學校一定會辦得比現在強。
2012年,南方科技大學經教育部批準面向全國招生,創校校長朱清時率招生組赴鄭州進行招生宣傳時,再次公開表達他的辦校理念:去官化,去行政化,讓行政的歸行政,學術的歸學術,從而讓教授治學可以擺脫行政權力的干擾,享有更多的自治權,實現真正的教授治校。同時明確表示,南科大將踐行“去行政化”的辦學理念,力爭教學科研需求與管理模式相一致。
學校“去行政化”,任重而道遠
“去行政化”是現代化制度的開始,這一點在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也曾明確提到,但實施起來卻并不容易。
2011年,《綱要》頒布的第二年,南方科技大學提出“教育去行政化”,但最終,深圳市委組織部發布公告,在全國范圍內公開選拔兩位副校長。根據相關規定,選拔副校長的基本資格中的任職資格條件為現任國內高等院校正處級以上職務的教育管理干部,或現任深圳市正局級職務或副局級職務2年以上干部。
落地
河南已經開始探索校長職級制
在今年9月份舉行的全省教師工作會上,即將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討論稿)》提出,我省將探索校長職級制。此意見一出,意味著我省的中小學校長或將摘“官帽”,專注于管理,使校長成為專業崗位。
什么是校長職級制?
據了解,校長職級制指依照一定的評價標準把校長分為不同的級別,打破原來的終身制而代之以聘任制,體現了校長由“職務”向“職業”的實質性轉變,使校長的正常流動成為可能。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是套用機關行政級別來確定校長行政職務的,這就使得有些校長在學校干了十幾年,做出了實績與貢獻,待遇卻不高,讓他們容易“心理不平衡”。校長職級制將有望扭轉這種狀況。
鄭州去行政化,校長成為專業崗位
據了解,目前,鄭州市的校長有行政化級別的,還有已經去行政化級別的,因為級別的不對等使得校長們在交流時并不是很順暢,去行政化后,校長們可以平等地進行溝通,也不用再疲于應付和教育無關的會議與培訓。
其實,在鄭州市中小學校長看來,“去行政化”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讓校長專心致力于學校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管理中,做一個專業型、專家型的校長。
“這是校長去行政化的最好平臺。”鄭州一中校長朱丹曾表示,我省開始實行職級制的這項改革能使官場與學場真正分開,讓校長能靜下心來研究學校管理。
“去行政化后,校長就是一個專業崗位。”不少中學校長表示。
鄭州市教育局一直堅持推動教育家辦學,使校長這個崗位更專業,有更多的專家型校長。
“一個區域內,如果都是由有教育理想和情懷、有新的管理理念和智慧的專家型校長領導學校,教育轉型就指日可待。”市教育局局長毛杰這樣說。
因此,在實質性推動教育專家辦學方面,鄭州市努力提升校長的“四個力”。一要提升辦學理念與課程領導力;二要提升管理績效與工作執行力;三要提升洞察問題的敏銳度與化解矛盾的協調力;四要提升視野開闊度與融合借鑒的發展力。這是對校長素質能力的高層次要求,也是目前我們的校長急需提升的能力。
作為一名校長,必須身在校園、心在校園,專注于教學、傾心于師生。具體來說,就是堅持每天思考一項改進學校工作的策略、每天在學校巡視一遍、每天聽一節課、每天與一位教師或學生進行交流、每周與一名家長交流、每月給學生做一次講座。通過這“六個一”,促使校長都能夠思考學校發展的大事、關注學校工作的細節、不丟教學業務的根本、心系全體師生的成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