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來父母交了近3萬元,讓即將高考的兒子參加培優機構一對一的輔導,結果兒子十之八九在打瞌睡或心不在焉。昨天,因為兒子早上不肯起床,母親打了心理會客室熱線,讓我們去“救救孩子”。
這位母親說,兒子就讀省重點高中,原來學習很刻苦,就是成績提不高;考得不好他也不著急,照樣能吃能睡。最近特別貪睡,早晨說好7點起床,鬧鐘響了,他關掉繼續睡。
記者電話采訪了其老師,老師說這個孩子厭學。為了讓父母高興,還得裝出刻苦學習的樣子。老師說這孩子根本不會學習,他理解的學習就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記住老師交待要背住的文章、公式、要點等。不研究學習方法,更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結果,學習變成了很痛苦的事。
湖北省中醫院精神心理科劉小宏醫生說,過高的期望,過度的關懷,往往對孩子造成另一種傷害。到了這個時候,讓孩子情緒穩定正常發揮就好,不要奢望“臨門一腳”創造奇跡。只要孩子努力了,奮斗了,無論結果如何都和他一起接受。如果學習不行,也可發掘其他長處,另辟蹊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