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株洲校區一、二年級學生去年整體搬遷到長沙,長沙校區增加了7000多名學生。盡管人數增加了,但我們的能耗不增反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周先雁近日對記者說,“兩型”校園建設已經成為學校提升運行質量、降低運行成本、促進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
在該校節能平臺監控室里,記者看到,與2012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到3月,全校公共用電量、教學用電量、辦公用電量整體下降了30%多。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湖南推進“兩型”校園建設的一個縮影。從2007年開始,湖南全面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建設。2007年到2012年間,湖南省高校生均耗電量、耗水量年均分別下降6%和7%,通過推行公車改革、無紙化辦公等,可比性行政支出年均下降5%。僅2012年,湖南省教育廳直屬的32所高校就比上年節電折合標準煤920多噸,節水1400多噸,新增綠地面積350多畝。
湖南省教育廳先后出臺了《“十二五”省屬高校“兩型”校園建設規劃》和《湖南省高等學校“兩型”校園指標體系及考核評價辦法》,統籌規劃全省“兩型”校園建設,把“兩型”校園納入監督檢查和考核內容,全省高校相繼啟動“兩型”校園建設,通過5年的努力,一批高校已經成為全國性的節能管理先進單位。
記者深入各高校采訪時看到,水電監控管理平臺、生態污水處理、LED節能照明系統、太陽能加空氣源熱泵中央供水系統……一項項新技術的應用成為湖南高校節能減排的主力軍,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哪里長時間開著燈,哪里超過用電量,系統都會發短信到管理員手機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后勤管理處處長徐慶軍對記者說,2010年學校投入420萬元,建立了水電智能管理系統,目前能監測到17棟大樓的用電情況,每棟樓每個部門每個房間的用電情況都會反映在系統上,“超出一度電都能實時了解”。
徐慶軍告訴記者,學校通過規范建設行為,實施水電改革等辦法,能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辦學成本大大降低。在節電方面,人均年耗電量由2007年的843.9度下降到2012年的628.22度,生均年節約25.6%;在節水方面,人均年耗水量由2007年的113.8噸下降到2012年的66.43噸,生均年節約41.6%;在節約資源方面,無紙化辦公節約紙張率達到30%以上,與2007年相比,可比性行政支出節約19%。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總務處副處長全健高興地告訴記者,學校投入500多萬元,對部分學生公寓進行太陽能加空氣源熱泵中央供水系統的建設,6000多名學生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僅每年每棟公寓就可節省9萬度電,4年半就能收回成本,而且學生洗一次澡的費用由2元下降到0.6元。
湖南師大通過水電改革,全校水電費凈支出連年下降,2010年以來,每年均以100余萬元的額度遞減;湖南科技大學出臺節約型學校建設相關制度30多項,學校運行經費年下降率達6%;湖南農業大學2011年水電凈支出較2008年減少了545.1萬元,節約率達32.65%,2012年在2011年基礎上再下降3%。
記者了解到,湖南省教育廳加強了對“兩型”校園建設的監督檢查和考核,2007年以來,全省把節能減排的措施和投入力度作為高校后勤基建工作檢查考核的重要內容。湖南省教育廳每年還拿出2500萬元專項經費,獎勵水、電、油、氣節約效果好、力度大的高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