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職學院的招生改革方向,還是爭搶生源的“利器”?
2013年的高職單招在爭議聲中開考。從2007年湖南長沙民政職院和湖南鐵道職院最早試水單招,擴容到今年31所高職單招。走過7年的高職單招,似乎正在進入“七年之癢”。
規避統考的便捷通道?
衡陽高三學生肖智純,最后還是放棄報名參加長沙民政學院的單獨招生考試。“想學會計,但民政學院這個專業今年沒單招,考別的專業,到了學校又不能轉專業。”
類似長沙民政學院,一些重點示范性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今年“有所保留”,沒有放入單招。記者從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處了解到,他們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汽車、工程造價等,都沒有放入單招或招生很少。學院負責人介紹,單招進來的學生,普遍反映學習壓力要大一些,每學期學分警示的要多一些。
由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較高,錄取線甚至高過三本,單獨招生成為部分學生統考考不上,勉強夠邊的錄取通道。
一位負責人表示單招期間,各種“打招呼”“找關系”讓招生學校不堪其負,這種情況長沙民政學院、湖南交通職院、湖南工業職院等高職都存在。
照顧地方招攬生源的利器?
在高職單招如火如荼地展開的同時,長沙一所沒有納入單招的高職負責人鄧老師表示擔憂,“單招成了照顧地方招攬生源的優惠政策,成為部分高職院校爭搶生源的‘利器’。”
鄧老師認為,自主單獨招生偏離了政策設立的初衷。高職院校的自主單獨招生政策設立的初衷是為了保證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能招到優質生源以及利于特殊工種與艱苦行業的人才培養,應是“賞優扶特”。
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特別是自主單獨招生院校的擴面中,單招給人的印象就是成了照顧地方招攬生源的優惠政策,成為部分高職院校爭搶生源的“利器”。
采訪中,不少沒有進入單招的高職負責人表示,一些地市職院通過地方政府保護,通過單招自主招生政策錄取考生的人數甚至已超過往年新生錄取總人數。“這對沒有單招自主計劃的高職院校來說十分不公平。”
單招突破規模,堅決不予錄取
鄧老師的擔憂背后,是湖南高職高專的招生計劃完成率、新生報到率都不容樂觀,生源不足、高等教育資源相對過剩的現象。
2009年至2012年全省高考報名人數連續下降:從50.8萬下降到了36.3萬。省教育廳預測,直到2016年,湖南高考報名人數將持續徘徊在40萬人以下。而湖南高考錄取率逐年提高,2012年攀升到86.4%。
“生源結構的變化,會倒逼高職對人才培養方案、教育教學模式和管理方法進行相應改變,辦出特色來。”湖南省教科院歐陽河研究員認為。
對于高職單招改革,湖南交通職業學院院長王章華提出,向社會考生傾斜,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已為退伍軍人、交通系統等廣泛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熊琦則建議,向農、林、水利、地質、礦業、測繪等艱苦行業放開自主招生權限,為艱苦行業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今年將迎來升本契機的湖南信息科學職院負責人陳登斌則認為,高職的競爭說到底是質量的競爭,關鍵還是要練好內功,走內涵發展之路,職業本科是其中的一個路徑選擇。
由于往年部分高職將單獨招生當做“攬生源”的手段,湖南省教育廳今年明確規定,“各試點院校必須嚴格按照安排的試點規模和試點專業進行招生,不得突破試點規模,對超規模招生部分將堅決不予錄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