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卷】
這是一道材料+命題的作文題目。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作文題目。題目要求“根據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來選擇角度,并不是網絡上誤傳的二選一話題作文,與2011年的“我來了”到“你們來了”和2012年的“一雙手”加四句話相比,增加了審題難度!文題由兩則材料組成。要寫好本文,審題時就要找到兩則材料的交集,從整體上來立意。
要理解材料1的旨意,就要把握“它”“天邊的彩云”“飛”“累不累?”等關鍵詞語的含義。“它”是一奮斗者的形象,“天邊的彩云”則是理想的化身,“飛”可以理解為“勞動”,“累”可以理解為“辛苦”,“我愿意”則是追求中“苦中有樂”,那么,本則材料的旨意:則是為了理想而勞動最美麗。
要理解材料2的旨意,關鍵是要整體把握材料內涵:“父親在剪報紙”即“父親在勞動”,“孩子抱著父親說:我愿意這樣陪著你,感覺很幸福”即“欣賞剪報紙勞動感覺很幸福”,但“剪報紙乃簡單勞動”,孩子干嘛只說不做?這則材料反映當今家庭教育中輕視孩子勞動的旨意。如果說陪伴父親老動是福,那么幫父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會更幸福嗎?顯然,兩則材料共同立意:勞動創造美麗!
推而廣之,可以寫幸福的三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等等。
如果從局部來立意,那么,寫作角度就寬松了:兩則材料講述了人生當中的兩種生活態度:一種是奮進向上,一種是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兩者都是在追求幸福,只是選擇最求幸福的方式各有不同。出題者對這兩種生活態度都給予了肯定。
如果單一寫我們應該奮斗圓夢,我們應該多陪陪父母,那么沒有顧及兩則材料的共同點,我認為不怎么切題!
【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它被天邊的彩云所吸引,奮力飛騰,寒冷、饑寒、風雨都無法阻止它,它毅然決然的向上飛,飛上高山之巔,它已經精疲力竭,傷痕累累,一個聲音問,值得嗎?天地蒼茫、彩云繚繞,它內心充實而滿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親的書桌對面有一把小椅子,兒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報的父親,父子倆沒有說話,靜靜相對,兒子望著父親,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著寧靜的幸福。父親,您辛苦了,能這樣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據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