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哈爾濱市農村職業教育首次實現春季招生“零的突破”,招生人數達到3747人,從而破解了困擾哈爾濱市多年的農村職教招生難問題,并對遏制農村初中畢業生流失起到重要作用。數字顯示,由于今年春季招生的重大突破,全市十縣(市)全年招生總數將達到6000余人,預計比上年提高30%以上。
春季招生
培養具一技之長的新型農民
“種田不如老子,喂豬不如嫂子。”這是近年來老鄉們嘴里對那些不能繼續學業而回鄉務農的初中畢業生的一句調侃。
據了解,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初中畢業生不能升學,有的直接回鄉務農,有的外出打工,還有一部分閑散在家。他們普遍沒有一技之長,也未經過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或培訓。如何擴大農村職教生源,讓更多不能升入高中的農村初中畢業生進入職業高中學習,培養有技能、動手能力強的新型農村勞動者,成為職業教育的當務之急。
從2007年初開始,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市教育局最終確定:2008年十縣(市)及呼蘭、阿城兩區的農村職業教育要加大春季招生力度,計劃招生3000人。
歷史突破
靈活創新招生政策吸引就讀
“哈爾濱市農村職業教育春季招生并注冊,實現了黑龍江省農村職業教育歷史性的突破。”省教育廳主管部門負責人這樣說。
為了實現“歷史突破”,各級教育部門深入鄉鎮村屯向學生和家長宣傳職業教育。為了吸引學生,各地還創新招生模式,如阿城區采取“自愿擇校、雙重學籍”管理的辦學模式,愿意去中職的,可直接入學;不愿到中職的,可留在初中學校中職班,學生同時擁有初中學校和職業高中雙重學籍。雙城市實行“分流制”和“注冊制”招生模式,對初三后有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由所在初中學校統一組織分流到職教中心或本校中職預備班學習等。
靈活的招生政策,實在的發展前景,使一大批準備放棄學業的農村學生邁入了職業教育的大門。據統計,今年哈爾濱市春季招生人數達到3747人,其中,到職教中心就讀的有2075人,留在鄉鎮春招班的有1672人。
“三獨立”
確保春招生留得住學得好
招得來,還要留得住、學得好。據了解,今年春招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學困生、學差生。為此,市教育局在教學計劃、課程管理、師資配備,甚至學生食宿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據市教育局副局長呂長岐介紹,今年春招班的學生享受“三獨立”,即單獨編班、單獨執行教學計劃,單獨配備教材。各學校都挑選了最得力的老師擔任春招班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教育部門還為這些學生免費提供了十幾萬元的教材,并制定了適合他們水平的教學計劃,確保教學質量。同時,今年春招班的學生全部給予注冊學籍,并享受每人每年1500元中職助學金的待遇。
另據透露,為保證“入口旺,出口暢”,在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辦學模式同時,今年,哈爾濱市農村職業教育將組建以地域、專業和就業為標志的職業教育集團,從縣域經濟角度出發,確定各地職業教育培養規模、專業方向,從而進一步解決好中職畢業生的出口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