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教育部前發言人,新浪微博大V,時常有擲地有聲、見解獨特的言論發表。昨日他在其新浪實名認證微博上“每日一呼”: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
該言論旋即在坊間迅速轉發,引發民眾關于英語課程存與廢的大討論。星辰在線網站以及記者對家長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以上家長認為,小學開設英語課是非常重要的,與漢語學習并不沖突,只是老師應改進英語教學方法,教育部門要改革教學考核方式,英語課老師不是為了教而教,孩子也不應為了學而學,不要像如今為人父母一代一樣學了十幾年學的還是啞巴英語。
【大V論調】再呼取消小學英語課解救漢語
“說國學太古老,于是全國娃娃學英語;說魯迅太深刻,于是語文教材多寫景敘事,這是什么邏輯?呼吁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解救漢語。”
昨日,王旭明在其微博“每日一呼”中再呼要取消小學英語課。長沙家長王歡說,她在7日就注意到王旭明關于取消小學英語課的呼吁了。對于上一條微博中,王旭明發出的呼吁是:“1.救救孩子,小學不學英語。2.救救漢語,社會取締少兒英語班。孩子,漢語歸來兮!”
王旭明是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談到的不少教育話題切中教育痛處,也不乏一些飽受爭議。支持者如長沙一家長群網友“洋洋媽”認為:自己語言的精髓都把握不好,又如何能理解別人的語言呢。
更多的家長認為,此觀點有失偏頗,應一分為二地看待英語學習與漢語言學習的不同。大同二小學生家長王忠言曾將孩子送到國外游學增加英語素養,他認為,現在出國旅游或買個進口商品時,英語是必須的,全球化時代下,取消小學英語課是不現實的。
【長沙調查】有家長驚訝:小學英語“中學化”
針對網友的熱議,王旭明說,學英語沒有錯,娃娃學英語也沒有錯,錯就錯在要求全國娃娃學英語,而且不斷提高標準。
長沙市從1993年開始正式推行小學英語教育,大多數小學是從三年級開始教,而區域性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的。在課時方面,一至三年級為每周兩個課時,四至六年級為每周三個課時,英語特色學校還會開設外教課。
孩子在長沙一所小學讀三年級的謝女士覺得,現在小學英語學習的內容與自己當年初二所學相當。她在上學期輔導孩子的英語學習時驚訝地發現,二年級時,孩子的課文中就有時態的學習、人稱的學習,從老師對于孩子學習的要求來看,這些知識點是考核和考試的必檢內容。燕山二小二年級學生的家長、網友“達達媽媽”認為,改變英語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是關鍵。如果把英語的考核做得人性化、不苛刻,以游戲、兒歌、詩歌等輕松活潑的方式來做,情況會好得多。
【專家說法】勿矯枉過正,英語不能一取了之
為什么英語課的話題能引起這么大的爭論?芙蓉區教科中心副主任、英語教研員盧梓忠介紹,目前英語教學的現狀是,花的時間比較多,但效率處在不均衡的狀態。以前的低效是受教材的局限,基本上是啞巴英語。教材改革以后,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注重了聽說,但不認識英語,成為了文盲英語。而校與校、地區與地區、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英語水平也呈現兩極分化,因此對于英語的教學,出現了兩種態度,有人說要取消,有人說要加強。
是不是應該在小學階段取消英語課?盧梓忠認為,如果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取消英語學習,是矯枉過正的行為,目前從一線城市到鄉鎮的全民英語熱,已讓英語學習成為一個市場鏈,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應該降溫。但對于進入課程的英語教學,不能一取了之,而應在考核方面降低考核標準和要求,通過評價機制的改革而降低溫度。小學甚至中學是孩子語言學習最好的時期,在模仿效率高的黃金時期應進行語言學習,學校則要挖掘學生對于真實環境下英語學習的能動性,老師應鉆研如何花最少的時間,改進教學方法,分層次進行學習和教學,讓學生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