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長假第一天一大早,長春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周東就背起書包出門了,這個小長假對他來說格外“充實”,因為他要上英語班、作文班、數學班、書法班和游泳班。
問及中秋節是什么,周東除了“吃月餅”外一無所知。與五花八門的課后班相比,傳承傳統文化顯得有些無足輕重。
像周東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記者在長春市某繁華街段看到,道路兩側停滿了私家車,一打聽才知道,附近有所課后班學校,這些車里都是等著接孩子的家長。記者與他們攀談起來,大多數家長并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而對于課后班的態度則是“一個都不能少”。
“下課之后我們領孩子去奶奶家串個門,吃頓飯,這節不就過去了嘛。”金女士說,“傳統文化教育我們還沒有考慮,就想讓他把課本知識都學會了就行。”
“我們家長也沒啥文化,傳統教育咱也不會教啊。”另一位家長說。
其實,傳統文化的教育并不那么高深莫測,更多的是耳濡目染和實際行動。比如,給孩子講講中秋節的來歷,一起讀一讀關于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帶著孩子去公園賞花燈、猜謎語,全家人一起散步賞月,或者一起動手制作一塊月餅、折疊一盞花燈……
相信這樣,中秋節在孩子的記憶里,一定不再是簡單的“吃月餅”,更不是繁重無聊的課后班。長大后的他們,也一定會常常懷念起全家人一起過節時無盡的溫情和幸福。這,不就是節日的意義么?
中秋節,請讓孩子暫時遠離書本,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