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河北省教育廳獲悉,該省采取措施努力讓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與城市孩子一樣的義務教育。目前,該省城市(含縣鎮)中小學共接收19萬余名農民工子女入學,其中小學階段有14萬余人,初中階段有5萬余人;在設區市城區內就讀的有9萬余人。
據介紹,河北省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將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到當地教育規劃中,根據各地農民工子女輸入情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該省在充分挖掘現有公辦學校潛力的同時,新建或擴建了一批中小學校,并將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經費納入教育經費預算,按照當地財政預算內義務教育經費標準,向接收農民工子女的公辦學校撥付辦學經費。
為保障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權利和同等待遇,河北省建立了服務區制度,即根據當地農民工的實際居住情況,劃定義務教育服務學區或定點學校,并規定小學的服務半徑一般不超過兩公里,以保證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要求城鎮公辦學校無條件接收經認定分配的農民工子女,嚴格按照當地政府規定的項目和標準收費,并在教學管理、評優獎勵、入隊入團等方面,與城市學生同等對待。各市還廣泛開展了“一幫一”、“共享一片藍天,愛心關注成長”等活動,不少學校組織教師、學生與留守兒童建立了幫扶關系,重點幫扶思想品德有偏差、心理素質有異常、學習生活有困難的留守兒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