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市順平縣白銀坨景區,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地球科學與資源系教授邊慶年、中國旅游地學研究會專家張永勝等人,經過幾年考察,在這里發現了一條延綿3公里的地質壺穴群,極為罕見,堪稱華北一絕。
壺穴,是鑲嵌于山谷之中,外形像水壺一樣的洞穴。壺穴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下生成,且需要嚴格的地質、氣候條件,經過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才能夠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壺穴。白銀坨地區的單個壺穴基本呈圓形,個別的單個壺穴呈橢圓形,壺口直徑約5米,深約6米極為罕見,堪稱華北一絕。壺穴群的發現,為保定山區地質記錄填補了空白,為研究華北地殼運動,華北地質發展史,華北的古地理、華北的古氣候條件提供了重要依據,這一發現將有力地推動華北地質研究。《河北日報》、《保定日報》、《燕趙都市報》、《燕趙晚報》、《保定晚報》等媒體,在3月11日至3月15日期間,均對這一發現及壺穴群進行了深入報道。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邊慶年教授本次發現華北罕見壺穴群并非偶然,長期以來他一直致力于地質教學及深入研究,早就是保定市首批自然科學學術帶頭人、河北省科技評審地質專家、保定市寶玉石協會秘書長。此次發現,也是邊教授多年來嚴謹治學、忠于實踐的一個縮影。
在學術研究的同時,邊慶年教授還一直熱衷為社會貢獻微薄力量,年逾七旬的他曾一度三下山區,利用專業優勢親自為山區人民定點找水,收到過山區人民數百封表揚信,被山區人民親切的稱作“找水教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