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石家莊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石家莊將牢牢抓住質量和公平兩個戰略主題,辦好每所學校,讓每個孩子享受同樣的發展權利。今后3年,石家莊市將強力實施“下山扶貧教育工程”,45個鄉鎮需轉移安置小學生1.5萬余人,初中生8000多人,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接受中職教育或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據介紹,該工程涉及石家莊市贊皇、靈壽、元氏、行唐、井陘、平山6個山區縣的45個鄉鎮,覆蓋人口60萬,共有小學生3萬余人,初中生近1.7萬人。目前,高中階段學生已基本得到妥善安置。從2011年開始,6個山區縣用2至3年時間,新建6所城區寄宿制初中,新、改擴建50所中心鄉鎮(學區)寄宿制小學,將深山區學生全部免費異地安置到新、改擴建寄宿制學校就讀。
石家莊市委書記孫瑞彬指出,這是一項從根本上解決深山區貧困群眾脫貧的戰略工程,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協調解決好資金、土地等瓶頸問題。
石家莊市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全面優化城鄉區域教育布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高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一步擴大高中教育階段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普通高中向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力爭到“十二五”末,在全省率先實現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石家莊市提出,要把打造教育品牌作為提升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抓手。重點扶持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學校,打造成為教育教學水平較高、辦學特色鮮明的國內名校。力爭用3至5年時間,把全市所有學校建成校園環境優美、學習氛圍濃厚、文化底蘊深厚、辦學理念先進、特色鮮明的學校,讓學校文化建設成為文化強市和教育強市建設的新亮點。
石家莊市市長艾文禮表示,要把促進公平作為基本教育政策,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上實現新突破。以完善資助促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擴大獎學金、助學金規模和覆蓋面,改進和完善助學貸款的擔保、貼息制度。以關愛特殊群體促公平,著力解決農村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城鎮低保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問題,切實關心農村留守兒童上學問題,保障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繼續完善初中畢業與升學考試和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逐步提高省級示范性高中分配生比例,使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同樣的發展權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