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北垣小學與遼寧省撫順市的雷鋒小學,通過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開心點點》欄目和遼寧人民廣播電臺的少兒節目,結成“學雷鋒、樹新風‘手拉手’小學”。
在節目錄制現場,撫順市雷鋒同志生前擔任校外輔導員、后以雷鋒同志姓名命名的雷鋒小學的師生們,與北垣小學的師生通過現場錄音互致問候,并廣泛交流了各自學習雷鋒精神的心得體會,講述了同學們一個個學習雷鋒精神過程中的典型事跡。
“學習雷鋒精神,不是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時時處處記住為他人著想。”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寧海日同學,在廣播節目錄制現場深有感觸地對千里之外的小朋友們說:“助人為樂是幸福的事情,讓我們互勵共勉,把幫助別人變成一種自覺行動。”
3月20日早晨,寧海日和同班的博巖同學在上學途中撿到一個裝有14張消費卡、銀行卡及證件的錢包,他們想:“失主肯定萬分著急。”于是,倆人急忙將這個鼓鼓囊囊的錢包送到派出所。很快,民警聯系到了失主。原來,這個是一個被小偷盜竊后將現金拿走而丟棄的錢包,包內財物價值7萬多元。一時間,寧海日、博巖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小雷鋒”。
2012年3月初,北垣小學建立“黨、團、隊雷鋒示范崗”,對全校師生進行學習雷鋒示范教育。“雷鋒示范崗”的師生佩戴統一綬帶,利用上下學時間,對同學進行幫助、示范,如幫助傳達室發放信件、包裹,幫助同學找回丟失的物品,幫助家長尋找校內學生,幫助低年級同學做值日等,涌現出許多“好人好事”。這些事跡通過校內廣播宣傳后,感染了許多同學,并且做好事的范圍不斷在擴展,在短短一個月內,學校就收到來自社會上對本校學生的3封感謝信。
“電波傳千里,新風進萬家。”北垣小學校長高七斤說,北垣學校與雷鋒小學“手拉手”,其實也是一種既節約成本又影響深遠的“尋根”,讓兩地的“小雷鋒”們通過“電波”充分交流、互相激勵,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從而對學生的艱苦樸素、文明禮貌、勤儉節約及校內養成教育有著諸多益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