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近年來,河北省教育廳通過構建長效機制和開展專項行動等多種措施加強師德建設和法制教育,廣大中小學教師自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履行職業道德規范,教書育人、敬業奉獻,為全省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和尊重。
建立中小學師德教育工作常態機制
深化“以校為本”的師德建設機制,以學校為基點,將師德建設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提高教師師德修養的自主意識。將師德教育工作納入中小學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之中,提高對教師師德的要求。將師德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師培養體系之中,達到教師專業技能培養和師德修養提高的有機結合。將師德教育列為教師職后培訓的重要環節,通過開展主題學習、研討會、座談會等活動,培養和規范教師職業行為。
建立中小學師德宣傳工作機制
創新師德宣傳工作,充分運用教育系統報刊、電視、簡報,以及校園網、手機報等宣傳陣地,注重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深入做好教育系統學習優秀師德典型活動及師生反響的宣傳。廣泛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以慶祝教師節和表彰優秀教師為契機,重點宣傳優秀農村教師的先進事跡,鼓勵優秀教師在農村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加大對優秀特殊教育教師的宣傳,弘揚他們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奉獻精神。大力開展優秀教師報告團巡回宣講活動。
建立中小學師德考核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師德考核檔案制度,將師德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把教師的教風、敬業精神、學習態度和責任心納入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師德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考核結果直接與教師的獎懲和聘任掛鉤。建立師德建設工作評估制度,把師德建設工作測評結果作為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政績考核、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四是建立中小學師德監督工作機制。完善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的師德監督機制,完善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教師考核評價標準,嚴禁簡單用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教師;建立師德輿論監督機制,建立師德工作領導問責制度,對群眾舉報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和認真處理;探索實行學校、學生、教師和社會等多方參與的評價辦法,形成齊抓共管與社會輿論監督配套的工作格局。
建立中小學師德獎懲工作機制
積極完善教師表彰獎勵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表彰獎勵的首要標準和重要依據;積極做好模范教師和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表彰工作,加大對在艱苦邊遠鄉村學校和教學點長期任教、長期堅守在特殊教育崗位、作出突出貢獻教師表彰獎勵。著力解決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要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直至撤銷教師資格。
建立中小學師德建設領導機制
落實領導責任制,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各負其責、有關方面大力支持的領導體制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一致的工作格局,組織協調師德建設工作,保證師德建設落到實處。中小學校主要領導也形成親自抓師德建設的局面。切實加強師德建設理論研究,定期召開理論研討會,深入開展師德建設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舉辦師德論壇,促進師德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
大力開展師德與法制教育專項行動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教職員工師德水平和法制觀念,堅決杜絕譏諷、歧視、侮辱、體罰等侵害學生合法權益事件的發生,今年6月,教育廳在全省中小學及幼兒園(含民辦學校)開展師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專項行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也針對專項行動開展過程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