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五緣幼兒園的法定代表人、園長湯女士,終于聯系本報,接受了記者采訪。“我們大家情緒低落,湯女士說,教師節才過,我們的老師卻被打成輕傷,明明有人犯罪,整個社會怎么反而都在譴責我們呢?”湯女士感到委屈和不解。
湯女士容貌秀麗,語氣溫存。她傾訴了整個事件發生發展過程及她個人的觀感。有幾個方面問題,記者和她做了比較細致的溝通。
關于園名關于監控
“曾有園長叫我別裝監控,會惹麻煩,現在真后悔”
老師被打傷一事,發端于吳家寶寶訴說9月2日下午被老師打臉打頭。但警方介入后,發現當日監控錄像已不存在。幼兒園方面解釋是自然覆蓋,吳家人則懷疑人為刪除。
湯女士說,我們是上檔次才裝了監控,是為了管理。那些小幼兒園根本沒裝,如果那樣,家長還有什么可看可說的?一些家長動不動要求看監控。這是我們管理用的,不是給家長看的。你們反映的問題,可以通過同班同學、老師來調查,沒必要看監控。我們覺得這要求不太尊重我們,所以會拒絕家長的要求。
記者:“監控任家長查看,會不會更好地促進管理呢?如果老師很好,而家長有懷疑,那出示監控,不是直接消除家長疑惑?反過來,如果老師品性不端,你有監控可追查,會不會更加約束老師規范舉止?”
湯女士說,曾經有個園長叫我別裝監控,說我們會惹麻煩,現在想想真是后悔。
記者說:“其實這監控是可以幫你的。比如幼兒說老師打臉一事。如果你信任自己的老師無辜,你們應該主動調監控提交警方,而不是一再拒絕家長調閱。它本來可以還你們老師一個清白,不是嗎?”
湯女士說,我們沒有想到那么多。園方最后是在警察要求下提交了監控,而提交的監控,偏偏沒有家長爭議的9月2日的記錄。
記者問:“這事,換你是孩子的家人,你會怎么想呢?”湯女士沉默。
關于手足口病
“只有3例,非常正常,沒有一個孩子為這轉學”
家長們投訴稱,今年5月該園因為老師不盡責,使園內十多名孩子相繼傳染得病,以致半個班以上的孩子家長集體轉園離去。
湯女士說,手足口病確有發生過。不過,只有3例。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全廈門當時很多孩子都病了。“我們加上一個在家生病的孩子,也只有4個。沒有所謂半個班學生因此轉走的事,沒有一個孩子因為這事轉學的。”
關于家長批評
“我不明白,為什么全社會都在譴責我們”
記者:老師被打一事激起了社會熱議,最引人關注的是,該幼兒園所在的社區Q群,家長們一邊倒地批評園方,甚至不少孩子已經離園的家長也在做不愉快的回憶。為什么會這樣一邊倒的批評之聲呢?
湯女士說,我們覺得可能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想要公立幼兒園,把我們取代。公立比我們便宜。要不然怎么理解呢,說我們不好,那么遠又把孩子送來;
我們發家長意見表,回復意見給我們的,只有幾個人,這邊沒意見,那邊又到網上、到外面說我們不好。有一些家長,就是消費者心理,好像我花了錢,就可以想打你就打你。非常傲慢。我們怎么可能打小孩?我都告訴她們,千萬別動手打小孩。我自己的小孩在福州幼兒園被老師打過,父母的感受我非常理解。
“那么,開辦三年,爆發出這么多的批評,幼兒園是不是也有可以檢討的地方呢?”記者問。
湯女士說,可能上一任的園長和家長們關系處理不當。她把心都放在教務上了。
看得出湯女士很難過,眼圈一度發紅。她說,我們的老師還躺在醫院,我不明白,為什么全社會卻在譴責我們?將來以后誰敢來當老師?
“我們還沒裝修,這些名字就寫在墻上了”
湯女士說:“我們和北大外國語學院有協議。當然,是和北大外國語學院下屬的一個機構簽的。開發商了解我們這個背景,所以我們還沒有裝修,這些名字就寫在大門高高的外墻上了。后來審批的時候,一律不能用這類名字,所以,我們就不怎么用了。”
記者:“開辦三年了是嗎?一直沒有處理掉大門上錯誤的園名?”
“是啊,不過我們其他地方基本都是用‘五緣幼兒園’。”
記者:“跟你們簽協議的北大外國語學院的機構,是什么機構?它的主體資格合格嗎?”
湯女士沒有帶來協議,她說她不太清楚機構的權限。不過,反正現在幼兒園都沒有用“北大外國語學院”這些字眼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