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枝獨秀”的“秀場”,而是要“大家好”——今天起,廈門市四個區將接受“國檢”:由國家督學組成的評估組今天抵達廈門,開始對廈門義務教育教育均衡進行“大考”,海滄區是第一站。
據信,這是福建省自1998年“雙高普九”以來迎接的最大一次“國檢”,全省有21個縣區迎檢,廈門的海滄區、同安區、集美區、思明區依次接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檢查,每個區一天。
由國家教育督導辦組織的這次評估檢查,非同以往。據介紹,此次檢查主要看“差異”,即一個區域中,最好和最差的差距有多少,通俗地說,差距越大,“得分”越低。換句話說,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此外,檢查方法也和過去不同——要到哪所學校檢查,不僅沒有提前放出風聲,而且,據說越薄弱的學校越有可能被抽中。
此次評估檢查也不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每個區都由“座談會+問卷調查+下校檢查”構成,每個區都要舉行四場座談會,分別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和家長代表座談會;對教師、學生、家長的調查問卷;抽查8所學校。
據介紹,下校檢查主要是查學校上報的基本辦學標準數據的真實性,總共有8項,分別是生均占地面積、建筑面積、綠化面積、實驗裝備、體育器材、電腦、圖書、教師學歷職稱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