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鹽池縣貧困學生張曉生80歲的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孫子考上了一本,兩萬元的學費也有人買單了。跟張曉生一樣,今年鹽池縣所有被二本以上高校錄取的243名大學生全部登上了這列“幸運快車”。鹽池縣這一“普惠型”助學模式,不僅在寧夏是個創舉,也創造了大學學費免單的“全國紀錄”。
鹽池縣是革命老區,歷來重視教育。自2009年至今,該縣共募集資金近2億元,投入學校硬件建設、獎勵優秀教師隊伍,并先后資助近萬名家庭貧困學生。今年,又動員社會力量在鹽池中學成立“工會班”“德馨班”“宏志班”,讓200多名家庭貧困的高中生免費就讀。前不久,鹽池縣與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達成協議,由基金會出資2000萬元,對具有鹽池戶籍、學籍且在鹽池高級中學就讀,參加高考被二本以上院校錄取的考生,按照每生每年5000元標準資助學費。自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屆,每屆資助四年。首輪資助結束后,雙方將再次協定資助時間范圍。
今年被寧夏大學錄取的焦笑笑家境貧寒,父母靠打零工、收破爛、擺地攤供他和弟弟上學。為減輕家里負擔,這個暑假他一直在磚廠打工,又帶了一份家教。正當一家人為學費發愁的時候,傳來了大學學費有人資助的好消息。“我媽前一陣還發愁呢,現在好了,4年的學費都有著落了。”焦笑笑高興地說。
在這一普惠政策的引導下,今年鹽池高中招生出現“回暖”現象,中考成績600分以上的考生已經有近百人在本地報名,比去年多出近兩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