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軍訓、走進新學期的王曉偉對課改教材愛不釋手:“新教材結合實際,從問題切入,注重知識連貫性,我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學了。”
王曉偉是新疆實驗中學的高一新生,成績中等的他以前不喜歡教材的死板脫離實際,“覺得學的東西跟生活沒關系,就沒有學習興趣”。據了解,新學期和王曉偉一樣走進課改課堂的高一學生在烏魯木齊有1.6萬名。
據新疆教育廳介紹,醞釀多年的高中課改在今年秋季新學年正式啟動。課改后的高中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學生不再面臨期中、期末考試的壓力,取而代之的是每學年舉行四次的學段考試。除了傳統課程有了新變化外,課改還新增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科目。
“感覺整個體系和國外的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在靠近,而且必修和選修之分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素質教育理念在教材上的反映。”王曉偉的數學老師說,在高考不變的情況下,新教材在應對高考上還得“走老路”。
大多數學生都認為新教材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更有利于學生自學;也有學生認為,新教材“難度不夠,擔心應對不了高考”。
新疆實驗中學的老師鄭顯輝介紹,學生剛開始對新教材會有新鮮感,但是如何對待新教材,如何更有效利用,還需要老師的引導。“首先老師自身要吃透新教材的精神;對于新教材目前沒有相應的好的教輔,所以老師要留心挑選適宜的教輔。如何應對高考的問題,還有待于新疆的高考方案出臺,所以現在認真學習,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最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