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學校打基礎:學校成為當地最美風景
如今在南疆,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學校,走進校園仿佛走進了花園。一座座漂亮的學校,成為當地最美的風景。
“教育援疆項目的實施,明顯改善了我們的辦學條件,有效緩解了‘大班額’現象,幫助更多農牧區孩子接受優質教育。”新疆塔城地區教育工委書記臧其虎對記者說。對口支援塔城地區的是遼寧省。3年來,遼寧省援建項目達31個,投入資金2.3億元。這些學校的建成,極大改善了當地學校基礎薄弱的問題。
山東省對口支援的4個縣,除麥蓋提縣外,全部為國家級貧困縣。4個縣的教育事業發展嚴重滯后,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僅為28.6%,職業教育幾乎空白。
面對這樣的困難局面,山東省果斷調整了規劃,為受援的4個縣建設了幼兒園、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使新增校舍面積達29萬平方米,可容納在校生2.8萬人。中職學校新增校舍面積達8.92萬平方米,培訓能力每年達4.5萬人次。
“我在修理廠實習,每個月可以收入3000元。”吐爾地·吾斯曼是喀什地區疏勒縣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的學生,今年即將畢業。他說:“畢業后,工資會更高。我要感謝山東為我們建的職業學校,在這里可以學到想學的技能。”
新一輪教育援疆工作中,19個援疆省市基礎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實施基礎建設項目244項,規劃投入資金58.73億元,實際投入53.03億元,占5年教育項目規劃總投入的59.98%,占基礎建設項目規劃總投入的68.44%。在受援地區新建學校222所,改擴建學校22所。這些資金的投入,改變了新疆貧困地區教育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
目前,南疆三地州學前兩年接受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幼兒達22.4萬人,普及率達95%,比2009年援疆前提高了47.9個百分點。中小學接受雙語的少數民族學生達43.8萬人,比2009年增加了19.4萬人。中職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達23.5萬人,比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初中畢業生升學率提高了22.9個百分點。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