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昆明同享優質教育資源 促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首頁 > 

          地方

           > 云南

           > 昆明同享優質教育資源...

          昆明同享優質教育資源 促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昆明市高瞻遠矚,創新思路,“十一五”期間將斥資40億元建設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改變農村教育落后面貌,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同享優質教育資源

          1月9日,這是昆明市教育局組織記者采訪該市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的最后一站——祿勸縣。汽車在顛簸的盤山路上行進。到達目的地祿勸縣云龍小學時,眼前的情景令人耳目一新,只見樹木蔥蘢中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依山而立,偌大的操場上,學生們有的在跳繩,有的在做廣播體操,有的舞起了拳術,還有鼓樂隊正在演奏……整個操場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這是該縣一所改擴建的農村中小學標準學校,2009年9月竣工正式投入使用。

          “學校又大又漂亮,還有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老師認真、負責,對我們很好,我在這里學習很快樂。”剛從麗山小學轉過來的潘宇婷開心地對記者說。“看到學校的環境、條件時,我大吃一驚,真沒想到我能在這樣好的環境里開始自己的教書生涯。”去年剛畢業,考上特崗教師的趙祖玉連稱自己太幸運了,她說,“我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學生教好,才對得起這樣好的學校。三年特崗期滿后,我也不走了,就留在這里”。“我家在烏蒙鄉,孩子本來應該在烏蒙中心小學就讀,但聽說這個民族小學學習條件好,我就讓孩子轉來這里讀,還專門在附近買了一套房子,這樣的投資,值得!”一位家長這樣對記者說。

          來自師生、家長們發自肺腑的心聲,正是昆明市實施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這一民心工程成效卓著的最好印證。

          投入加大動力倍增

          “如果沒有實施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我們縣的教育起碼比現在要滯后10至20年。正是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和龐大資金作后盾,我們才下定決心把它化為教育優先發展的強大動力,付諸行動,惠及百姓,讓這一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標志性工程彰顯出最大的綜合效益。”祿勸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映華一語道出這一讓農村教育發生翻天覆地新變化的“誘因”。

          祿勸縣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縣財政入不敷出的現狀導致了教育的滯后。在此次實施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之初,敏銳的祿勸縣委、縣政府就意識到,這是一個搶抓機遇發展教育的好機會,該縣有42所學校列入其中。祿勸土地稀缺,縣里卻提出把最好的土地拿出來建設標準化學校,全部征地費由縣里承擔。此舉獲得了老百姓的積極支持、響應,僅一個星期,所需征地就全部征完。僅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該縣就開了14次標準化學校建設現場辦公會,并嚴格按照8個100%督查工程進度、質量,做到了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任務。目前縣財政已投入6000多萬元,投入量是前十年實施“兩基”的3倍。

          “2003年時,晉寧縣的教育狀況可以用“三缺”(缺人、物、錢)、“兩流”(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外流)、“一不滿”(每年縣“兩會”四分之一的提案、議案矛頭直指教育)來概括”,在晉寧縣采訪時,副縣長馬濤首先自報“家丑”,“更為揪心的是全縣85%以上中小學校舍為不抗震房,年年排危、年年欠賬。”為扭轉頹勢、固本培元,自2003年起,晉寧縣率先在全市開展排危攻堅和標準化學校建設。2006年7月,該縣下發了《晉寧縣關于中小學校點布局調整與整合優化教育資源的實施方案》,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該縣中小學校點布局調整。2007年,昆明市全面鋪開全市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作,晉寧縣的教育發展由此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全縣35所農村中小學列入項目。按照項目時間表,晉寧縣將比原計劃提前6年實現標準化學校建設。

          把“教育在安寧”作為城市品牌之一來著力打造,此舉在全省尚屬首家。“安寧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就是在高起點、高標準上,達到高質量、高水平建設的目的。”安寧市副市長戴彬的話飽含信心。自2003年以來,安寧市委、市政府投資近8億元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2007年標準化項目啟動以來,安寧市本著“建一校,成一校,好一校”的理念,在硬件上累計投入3億多元,采取主城區包圍鄉鎮的做法來建校。同時為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經濟困難,除嚴格執行國家“兩免一補”政策外,安寧市財政還對農村子女每人每月補助50元至200元不等,最高者,一學年可拿到2000元補助。

          硬件做強軟件做優

          學校總投資近2億元,占地150畝,建筑物能抗8級地震,綠化率達50.71%,有可供3000人就餐的食堂,容納1100人的公寓式學生宿舍,容納2000人的室內體育館, 400米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每間教室都配有計算機、投影儀、實物展示平臺、投影屏幕等三機一幕多媒體設備,并與互聯網連接……這就是安寧市新崛起的一所城市森林學校、綠色學校和環保學校——安寧市實驗學校。

          鳥瞰祿勸縣民族小學,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渾然一體,2800平方米的圓形廣場,正中的圓形升旗臺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民族特色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教學樓內設有54個普通教室,還有計算機教室、語音教室、音樂教室、書法教室、多功能教室等一應俱全,6000平方米的運動區,設有200米跑道和小型足球場及6塊籃球場,校園綠化率高達51%,是一所園林式的花園小學。

          還有安寧市昆鋼一小、安寧市寶興學校、新建的晉寧三中、晉寧縣寶峰二小、祿勸縣云龍中心小學等標準化學校,同樣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先進一流的教學設施,令人嘆為觀止。

          面對一流的設施設備,如何提升辦學理念,打造一支業務精良、師德高尚的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硬件做強與軟件做優齊頭并進?這是成為標準化學校的核心所在。

          晉寧縣通過“請進來、走出去”開展縣級及校本培訓,加快普及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繼續開展農村寄宿制學校勤工儉學等工作,走內涵發展之路,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上線率由2003年的47.64%(全市排名倒數第三位)一躍提高到2009年的93.51%,在全市名列前茅。該縣還培養了一支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隊伍,每校均有一名,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安寧實驗學校嚴格實行教師準入制度,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著重考察教師的師德師風和教育教學能力,組建起一支智慧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安寧市寶興學校處處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教學樓道間,觸目所及名人名言,校園內有騰龍門、起鳳門,還有忠師路、立志樓、三思樓等,無一不體現求實創新,精優至上的校訓,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啟迪孩子的心靈。

          綜合效益突出顯現

          “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的建設,至少可帶來社會、經濟、辦學效益等三方面的綜合效益。”張映華如是說。以祿勸縣為例,項目成為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快了城鎮化建設,促進了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這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結合的標準化建設,該縣排除項目學校存在的D級危房12618平方米,節約資金1839.7萬元;通過規模化辦學,師生比得以提高,節約教師編制270人,減少教師經費投入1428萬元;通過布局調整實現規模化辦學,提高辦學效益,改善分散辦學條件下校舍緊缺問題,減少辦學公用經費投入;工程實行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統一設計、統一管理、與項目建設分散管理相比,減少行政成本,降低工程造價、節約資金;利用遷建后閑置的教育資源開辦學前幼兒教育,節約農村學前幼兒教育資源投入846.69萬元。辦學效益明顯:提高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入學率,該縣民族中學初中部成為標準化學校后,在校生規模達2700多人,報名要求入學的就多達3400多名;學前幼兒教育的入園(班)率,由未實施前的42.46%提高到58.94%;有效整合了教師資源,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為實現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校為例,祿勸縣云龍鄉把云龍中學和云龍中心校合并擴建,目前全鄉四至九年級學生全部集中到鄉政府所在地辦學。集中了師資優勢,各村完小利用空出的教學用房,辦起了學前班,夯實了學前教育;撤并后的一師一校點借給村小組舉辦各類科學技術培訓,加快了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步伐;中心小學成立了舞蹈隊、少年拳表演隊、鼓號隊,還有球類、書法、美術等各種興趣小組,使學生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晉寧縣寶峰二小由7個村委會的8所小學撤并而建,自然排除不同程度的危房3967平方米。標準化學校建成后,把原來的7套班子變成了1套,實現領導班子的優化;教師結構得以優化,并配備了音體美等專職教師;設施、設備得以優化,計算機、多媒體、實驗配備齊全,保證了辦學質量。

          昆明市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學校的建設,實現了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接受同樣教育的夢想,為農村孩子從“有書讀”轉變為“讀好書”奠定了基礎。全市標準化學校建設項目預計于今年年底完工。完工后,全市辦學條件將極大改善,避免過去“年年建設,年年排危”的建設模式;校點布局全面優化,將完成撤并和收縮校點1298個;教育投資效益明顯,結合標準化建設,可排除農村中小學現存D級危房6萬平方米,大大節約排危專項資金;師資結構將得到有效調整,中小學師生比基本達到國家標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