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名人薛蠻子近日發了條微博,“劍橋大學的草地和正在吃草的牛群,這種自然風景咱們哪個大學有?”
我們學校就有!杭州師范大學下沙校區的草坪上,養了一群可愛的山羊,每次看到都在吃草。我們學校的這道生態風景,和著名的劍橋大學有得一拼吧?
薛蠻子的這條微博,跟了許多評論,大多百般羨慕,但也有不“媚外”的:
“蠻子大叔快來看看吧!我們杭州師范大學里就養了一群可愛的山羊。只要你路過草坪,羊兒們會跑出來和你打招呼呢!”許多杭師大學生紛紛發出類似評論。
昨日,來到杭師大下沙校區。
羊群正在草坪上,有的漫步,有的低頭吃草,十分悠閑。每只羊都有彎彎的角,留著小胡子。
這塊放羊的草坪位于杭師大南門公園。公園里有三間磚頭做墻茅草為頂的小小羊棚,每間大約5平方米,地上鋪滿草,羊兒可以在上面睡覺。
綠色草坪上徜徉著29只白羊
放羊師傅視它們如自家孩子
這塊草坪上,已經放羊四年了。
最早來到的,有6只羊,其中2只公4只母。
負責喂養的姜師傅說,羊兒的生育能力很好,一年可以生育兩次,四年下來,羊兒隊伍已經發展到了29只,都是白色的。
這時,羊棚里跑出10只小羊,姜師傅說,它們今年剛出生,他親手接生的。姜師傅看小羊顯得特別有感情,似乎端詳自己的孩子一樣。
“你要不要摸摸小羊啊?它們很熱情的,很愿意得到大家的關心。”說著,姜師傅雙手舉起,嘴里喊著:“咩……咩……過來過來……”草坪上的羊兒聽懂了命令,極速奔過來。
羊兒們起得很早,姜師傅基本每天早上5點就放小羊出來,到草坪上吃早餐,“除了吃草,我還會去食堂弄些豆腐渣來給羊兒吃,吃完太陽出來了,就讓它們曬曬太陽。”姜師傅還會打開收音機,讓羊兒們聽聽音樂。
到晚上6點,姜師傅會讓羊兒回窩休息。
姜師傅今年50歲,建德人,退伍軍人。“后來受了重傷,干不了重活,兩年前,就來杭師大做動物飼養員。”
姜師傅說,他是一個天生的放羊倌,對羊兒有特別的感情。“小時候在家鄉放過羊,現在來城市里還是放羊,成了‘城市牧羊人’。”姜師傅的話挺風趣。
“10歲時,天天趕著羊群上山吃草,當時家里好像有7只羊,我每天都滿山跑,腳皮都跑破了。其實放羊不輕松,是件苦差事。現在條件好多了,不用滿山跑,每天放羊兒出來吃吃草,這些羊很聽話,看得懂我的手勢,所以養起來比較省事。”
姜師傅常拿著一根樹枝,用來對付“不乖”的小羊。姜師傅說:“從來都是裝裝樣子的,哪舍得打啊。有時幾只調皮的小羊喜歡亂跑,揮揮樹枝嚇一嚇就自覺了。”
畢業了得獎了失戀了
同學們會來找羊兒傾訴
這些羊,已經成了杭師大的校園“明星”。畢業生要離校,來找羊兒合影;學生拿了獎學金,來找羊兒一起開心開心;還有失戀的,找上羊兒,輕聲傾訴;還有寫生的,讓羊兒擺POSE做模特;
“我每天都來看這群可愛的小家伙,每天向它們‘匯報’奧運情況。它們很溫順,一點都不怕生。”杭師大化學系學生小陳說,暑假他留在學校學習,多虧有羊兒陪著,不然很無聊。
研究生小梁說:“我每天會坐在公園的小橋上看書,小羊們會趴在旁邊陪我,超級乖。”
這些羊兒還特愛吃零食,“只要我們有吃的,都會分給羊兒們,比如蘋果、薯片等。”
同學們說,除了本校學生外,外校學生也會經常過來看望羊兒。
杭師大為什么要在校園里養羊?
后勤集團辦公室主任朱立鋒介紹,最早時買了3只羊,放在杭州市區的古蕩灣校區里,供美術學院學生寫生,后來生出很多小羊,就把它們移到了下沙校區。
朱立鋒表示,把羊兒放養在校園里,也是建設生態校園的一個內容,讓同學們得以零距離接觸大自然,讓緊張的學習生活得以放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