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騙子瞄上大學新生 “過來人”教你見招拆招

          首頁 > 

          地方

           > 浙江

           > 騙子瞄上大學新生 “...

          騙子瞄上大學新生 “過來人”教你見招拆招

          騙子瞄上大學新生 “過來人”教你見招拆招

          “可愛學妹慘遭詐騙!學院內有人出售這樣的卡,實則不能使用。千萬不要相信。”近日,浙江大學藍田人人主頁發出“防騙預警”,圖中一張印有“中國×通企業聯名卡”字樣的不明卡片騙走了新生100元人民幣,騙子通常稱此卡為信息課必備。

          大學新生剛進入校園,詐騙團伙的各類騙術已層出不窮:套近乎的“老鄉”、熱心的“學長學姐”、開口借路費的陌生人、上門推銷的“學生代理”、詐騙短信、黑車……這些都有可能是陷阱!

          采訪到一些曾不小心受過騙的在校大學生,來聽聽學長學姐們真實的故事,學會如何應對花樣百出的騙子吧!

          第一招

          推銷教材的樸實“學姐”,別信!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種“英語報紙”的欺騙推銷最為常見,5個被調查學生中就有3個曾經上過當。

          來自浙江某高校的學生小馮就碰上了這種上門推銷。小馮說,上門的兩個“學姐”手中,有一份班級名單,讓原本不打算買的她改變了主意。“她們讓我買的是一種關于四六級的英語報,我說不訂,然后她們就甩出那張單子。”小馮說,單子上都是她們班同學的簽名。“她們說這是班級一起訂的,我就想可能是班長統一讓大家買的吧,就交了200元錢簽字了。”但結果是報紙只收到一期,后來就再也沒了。

          據了解,新生多為獨自在寢室時遭遇此類行騙,且上門的都是著裝樸實、“一看就不是壞人”的“學姐”。“這是你們考試一定要訂的,就算這次不訂你們以后也要訂”,這樣的話語是一貫用詞。

          第二招

          QQ上“孩子”向你要輔導費,別給!

          “我爸打電話向我確認‘金額’時,他已經在銀行ATM機前準備給‘我’打錢了”,回憶起剛入學時的一段經歷,已是浙江某高校準大四學生的小徐仍然覺得十分驚險。

          “我爸說,QQ上的‘我’給他發消息要錢,說是學校的輔導費,當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9800元,讓他把錢直接打到一個‘老師’的賬號里。”小徐說,那個賬號是她的一個QQ“小號”,很久沒用了,可能是由于信息泄露被盜走的。“他打電話問我是不是9800元的金額時,我馬上意識到他被騙了,幸好及時制止。”

          許多騙子瞄準了“學校交納學雜費”這一時機,假稱是學生本人、同學、輔導員,向不知情的學生家長、親屬騙取各種“學雜費”。在此提醒學生家長,收到繳費信息時務必向兒女確認情況屬實后再進行匯款。

          第三招

          根本不靠譜的上門兼職,別干!

          “同學你好,請問你們對做兼職感興趣嗎?”學習之余賺點小外快,新生往往比較興奮。

          據了解,許多兼職公司之后給學生們介紹的往往都是白天上課時間的兼職工作,而非學生們期望的周末等課余時間。“所以每次都抽不出身,一次也沒去。”一位曾報名過兼職工作的翁同學告訴,想起一開始交的150元中介費,還是有些心疼。

          第四招

          催繳學雜費的陌生短信,別理!

          大學生小謝,在收到錄取通知書不久后,收到一條陌生短信。“短信上的人說自己是XX學校(即錄取小謝的學校)的老師,馬上就要開學軍訓了,軍訓的費用以及服裝費用是要額外付的,就要我打錢到一個銀行賬戶上。后面就是某銀行的賬號。”小謝說,之前自己專門了解,知道學費都是在銀行卡里自動扣款的,對要求打錢到某銀行賬戶的情況,他有些疑惑。后來,他向學校招生辦核實才知是一種騙局。

          短信詐騙方式是詐騙團伙常用的伎倆,他們的眼睛就盯在了這些高校新生身上。他們謊稱自己是學校的老師或班主任,要求學生“轉賬”、“匯款”到某某指定賬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