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剛剛從四川大學畢業的李煦燦順利把人事檔案關系托管給了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家鄉就業環境這么好,我當然要回來了。這樣既容易解決就業,又為家鄉做貢獻,一舉兩得呀!”李煦燦的一席話,道出了眾多返柳就業大學畢業生的心聲,也表明柳州市為吸引人才而實施的寬松、良好的就業政策深受群眾歡迎。
據統計,截至7月底,今年已有2502名大學生到柳州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報到。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應屆畢業生回柳就業?這一切都要從柳州市營造的人性化 就業創業環境說起——早在5月中旬,柳州市就積極制定出臺《柳州市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意見》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柳籍畢業生返柳、外地畢業生來柳工作。
“4+1”計劃、“百千萬”項目、《柳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十問”》……柳州市通過一系列項目和措施,確保年底前回柳登記求職的柳籍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5%以上。
為鼓勵企業吸引人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規定,在柳州市注冊資本30萬元以上,聘用員工總數20人以上的企業 吸納柳州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分別按中小企業吸納本科以上學歷5000元/人、大型企業吸納本科以上學歷4000元/人的標準給予崗位補貼;吸納專科學歷畢業生,按3000元/人的標準給予補貼。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安縣三個貧困縣引進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學歷人才,簽訂三年以上聘用或勞動合同的,市政府都將給予獎勵;各縣再按不低于獎勵金額50%的比例獎勵引進者本人。
據分析,2013年柳州市柳州籍高校畢業生總數約為14000人,預計回柳的柳籍畢業生約11000人,再加上外地來柳的大學畢業生,要確保就業的壓力非常大。為此,7月28日,柳州市舉辦了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洽談會,當天提供的就業崗位就達8000多個。8月3日至10日,市人才辦還將聯合市就業服務中心、各城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在各城區人力資源市場舉行5場公益性的雙選會分會。
與此同時,柳州市今年還提供了大量基層服務崗位。如300名“三支一扶”崗位,300名的“社區協辦員”崗位,200個公益性崗位,選聘130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崗位,以及部分農村義務 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崗位。此外,柳州市還通過稅收政策、貸款等方式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據記者了解,已回柳報到的大學畢業生中,目前已有62%的實現就業或達成就業協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