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廣西藤縣一小學剩1名老師2名學生 多人旁聽

          首頁 > 

          地方

           > 廣西

           > 廣西藤縣一小學剩1名...

          廣西藤縣一小學剩1名老師2名學生 多人旁聽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魏敏芝演繹的那個實現承諾、決不讓一個孩子離開課堂的影子還深印腦海。在廣西藤縣東榮鎮護安高臺分校,新版的《一個都不能少》也在上演:這個位于大山深處的教學點,與所屬村小學隔江相望。2011年,施工隊在江上修建了一座水泥橋,許多孩子都逐漸轉入設施比較完善的村小學,使該教學點生源逐漸減少,如今僅剩1名教師和2名小學生。這所教學點的存在,不僅做到適齡兒童基礎教育“一個都不能少”,還有效緩解了當地學前教育的壓力。眾多尚處學齡前的孩子,在爺爺奶奶的陪同下,翻山越嶺數公里前來學校“旁聽”,使教室看起來依然是那樣的生機勃勃。

          1位男教師延續山村孩子 讀書夢

          11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廣西藤縣東榮鎮,計劃采訪距離該鎮政府10多公里的護安高臺分校。

          高臺分校是一排低矮的水泥平房,房前空地上曬滿村民收獲的稻谷,還有幾只蘆花雞。平房最西邊的一間是僅存的教室,遠遠就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教室里有20來個孩子坐在課桌前,一位中年男教師正帶著他們朗讀漢字。教室黑板上,用粉筆寫著“木、禾、米”等漢字,以及從1到10的阿拉伯數字,孩子們中,只有2人有小學課本,大多數孩子面前的課桌上,則只有—個小本子和一支筆。

          這位中年男教師叫黃業創,是這所分校唯一的教師,今年秋季開學后,剛從護安小學所屬的庭壽分校調來,原先高臺分校的老教師剛剛退休。今年39歲的黃業創是土生土長的護安村人,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至今已有17年教齡。10月份,黃業創拿到手中的工資是1500元,之前最多時有1800元。

          黃業創老師稱,在設施比較完善的護安小學,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在學生上數學課時休息,而下面的分校則通常只有一名老師,每天從早晨上課一直忙到下午放學。

          2名“在編”學生上課時還要 照看弟弟

          高臺分校的教室里只有2名“在編”學生,她們分別是9歲的黃伙鳳和8歲的黃海連,是一對親姐妹,父母遠在廣東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還要干農活。由于爺爺奶奶在地里收稻谷,黃伙鳳姐妹倆上課還要帶著2歲的弟弟。“如果不是因為這兩姐妹,我就不會被調到高臺。但話說回來,真要強制兩姐妹去讀護安小學的話, 不僅路上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不可能邊上課邊照顧弟弟。”

          黃伙鳳和黃海連之所以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去村小學上學,主要是由于姐妹倆都是高臺人,家與高臺分校毗鄰,在高臺讀書更方便,并且還可照看2歲的弟弟。

          之所以把黃伙鳳兩姐妹稱為“在編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兩人除了有課本還可以享受政府發放的營養早餐,即每人每天一盒200毫升裝牛奶,兩個面包。由于教室內有老鼠,黃業創把每周從護安小學領回來的營養早餐送到她們家里。然而,由于還有個2歲的弟弟,這些難得的營養早餐,大多被其爺爺分配給了弟弟。

          N個旁聽生經常自發 趕來聽課

          雖然高臺分校只有2名一年級學生,但教室里經常坐著20來個孩子,教室里多出的那些“編外”學生,都是高臺周邊村屯的學齡前兒童,自愿來到教室里聽課。

          如今正是搶收稻谷的農忙時節,使一些距離高臺較遠的村民顧不上將學齡前兒童送來旁聽。若在平時,教室里甚至都坐不下。黃業創老師說道:“雖然這些小孩并不是我的學生,但他們都很遵守課堂紀律,哪有老師把熱愛學習的孩子往教室外趕的呢。”

          一位陪同孫子來“旁聽”的婆婆說,她家住在6公里之外的長山沖,每天帶著孫子翻山越嶺6公里才能趕到高臺分校。如果高臺分校撤消,將來她的孫子只能就讀護安小學。雖然高臺分校與護安小學之間只有2公里,但對于長山沖的孩子來說,上學的路程就變成了8公里。

          村民們認為,高臺分校的存在,使周邊10多個村莊的學齡前兒童有個集中安置的場所。“各村屯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的都是老人孩子,而老人們還要種田、放牛、喂雞、煮飯,哪有時間照看孩子?”一旦撤消了高臺分校,這些學齡前孩子可能會去爬樹摘果、下河摸魚,很可能發生意外,這才是村民們最擔心的。

          高臺分校的“旁聽生”分別來自谷屯、上列、長山、蛇洞等10多個村屯。他們尚未達到入學年齡,享受不到營養早餐。中午就在高臺分校生火煮飯,煮飯用的柴和米,也是爺爺奶奶從幾公里外的家中背來。18日中午,記者看到孩子們端的飯碗中,只有米飯和幾片鹽水煮的菜葉,連油都沒放。

          片花 50米寬的江將村民分在南北兩岸

          高臺分校與所屬護安小學之間,只隔有一條寬約50米的蒙江(當地人稱之為高臺河),兩校相距不到2公里。之前兩岸的村民來往,只能依靠渡船。2011年,施工隊在蒙江比較窄的江面上修建了一座水泥橋,這才結束了當地擺渡的歷史。

          高臺分校通過護安小學的山路并不好走,可以用羊腸小道來形容,還有一段約60度的斜坡。道路兩旁灌木叢生,陪同帶路的村民們說,灌木叢中經常會有蛇類出沒。

          護安小學校長黃建稱,該校連同學前班共有7個班,即每個年級一個班,216名一至六年級小學生,28名學前班兒童。就在今年上半年,高臺分校還有24名小學生,9月初全部流向設施比較完善的護安小學。高臺分校的黃伙鳳兩姐妹,是今年秋季剛報名入學的新生。

          曾先后在高臺分校任教20多年的黃自啟、江月標等老退休教師也表示,高臺分校的建校歷史遠比護安小學早得多,上世紀50年代就存在了。無論是當地村民還是他們這些曾播灑過汗水的老教師,對高臺分校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高臺分校見證了當地幾代人的記憶,所以村民強烈要求保留。

          443個教學點 讓孩子入學一個都不能少

          11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藤縣教育局,該局分管項目和安全的副局長劉遠勝說,據2002年統計的數字顯示,全縣共有教學點636個。在經過撤點并校之后,目前還有443個,其中還有2個是在當地村民強烈要求下恢復的。由于藤縣轄區多山,村民居住點較為分散,從而增加了撤點并校工作難度。

          鑒于此,根據該縣實際情況,出于對學生人身安全方面考慮,如雷雨天氣,山洪暴發、橋梁淹沒、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最終決定采取“只要村民要求保留,教育主管部門不強制”的工作,從而達到全縣所有適齡兒童有學上、有書讀,努力做到適齡兒童入學“一個都不能少”。在此情況下,于是出現了護安高臺分校“一名教師兩名學生”的現象。

          然而,高臺分校由于“在編學生”遠遠少于學齡前“旁聽生”,使其功能實際上已經從小學教學點,轉變成為一所免費“幼兒園”了。劉遠勝稱,教育主管部門早已注意到這一現象,并在努力著手解決。具體做法是,利用學校和教學點閑置校室,改建、增設鄉村公辦幼兒園。從2011年起,該縣目前已經投入使用了56所公辦幼兒園。并且,尚有51所即將改建完工,并于今年年底開標。屆時,全縣鄉村公辦幼兒園將會達到107所,可以有效減輕當地山區農村兒童學前教育的壓力。

          影片回味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記者鏡頭下的廣西藤縣版《一個都不能少》,看了讓人心里五味雜陳。很自然就想起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該片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完全采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

          影片講述了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13歲的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28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誰要把學生弄走,就跟誰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