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全區教育發展大會,對深化廣西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實施廣西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八大重點工程,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廣西教育升級版,為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提供優質人力資源和強大人才支撐。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自治區主席陳武,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出席會議并講話。彭清華指出,富民必先啟智,強桂必先強教。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把教育擺到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提高教育普及率、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以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為導向,深化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全區各族人民滿意的教育。陳武從強化責任、明確任務、增加教育有效資源、改革創新破解教育發展難題等4方面對廣西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
李衛紅代表教育部對廣西聚全區之力、以超常規的措施、巨大的勇氣興辦教育,表示充分贊賞和肯定。李衛紅在講話中指出,振興發展教育,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要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要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努力為全體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要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努力為每個孩子提供合適的教育;要大力加強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把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總要求。
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改革創新全面振興教育的決定》及配套文件。《決定》提出到2017年,廣西要在教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建成科學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管理運行機制和質量保障機制,實現“三基本兩提升一率先六達到”的目標。即多渠道籌措1000億元以上資金,新建1000所以上學校,改擴建一批學校,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基本消除“超大班額”、“大通鋪”,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高等教育特色化辦學水平明顯提升;在民族地區率先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3%,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達到1200萬人次,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2年。
未來4年,廣西將著力推動八大重點工程: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新建390所學校,改擴建一批薄弱學校,新建學生宿舍350萬平方米,消除城鎮學校“超大班額”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大通鋪”。實施高中階段教育突破發展工程,推進中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每縣辦好一所新型中等專業學校,新建、改擴建高中階段學校330所。實施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工程,深入推進國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建設一批示范特色中高等職業學校、示范特色專業和實訓基地,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普職融通,切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產業和扶貧開發能力。實施高等教育特色化上水平工程,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應用型本科院校及工科類院校建設,培育和建設20個廣西協同創新中心,重點建設60個優勢特色學科和300個優勢特色專業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施學前教育發展工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90所,初步建成“廣覆蓋、保基本、多形式、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實施教師隊伍強質增量工程,扎實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推進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施教育扶貧富民工程,教育資源配置更加注重向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弱勢群體傾斜,實施家庭貧困子女“9+3”免費教育計劃,促進職業教育定點、定向、精準扶貧,提升教育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能力,釋放教育紅利。
自治區黨委、政府還提出,要把教育改革發展工作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成立廣西教育改革發展領導小組,明確了廣西教育事業發展主要指標和項目建設清單,自治區、市、縣層層簽訂教育改革發展責任狀,納入政府工作績效考評體系,強調檢查監督和定期評估,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