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十月中旬,幾乎成都市所有的中學校都會開展新生入學第一次摸底月考。在拿到孩子成績后,很多家長都傻了眼,孩子的成績大幅度下滑,這讓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
顧曉明的媽媽正是成都幾萬名憂心忡忡的家長之一,小明今年在中考中發揮正常,順利考入了市區某重點高中。為了消除孩子中考的壓力和勞累,顧媽媽帶孩子去海南旅游了一圈,回來后還特意讓孩子在家休整了一個暑假。可顧曉明在學校十月初次月考中,數學竟然只考了28分,更讓她憂心的是,自從月考之后,孩子上課的專注性明顯下降,積極性不高,老師曾打電話向顧媽媽反應了這個情況。
另外顧媽媽也發現兒子最近話語變得很少,回到家老是唉聲嘆氣,對什么也提不起興趣,甚至某次還向她表達了不想上學的念頭。“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對孩子這突入其來的變化,顧女士顯得十分擔憂和不解。
專家:考生早防月考綜合癥
針對于顧女士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成都中小學知名課外輔導機構美博教育的教育心理專家王老師。王老師告訴記者,這是典型的月考綜合癥表現,大多出現在新學期的第一次月考,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年級改變造成知識點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孩子學習方法沒有因年級變化而進行相應調整和適應。
王老師稱,最主要的一點是,孩子的自我認可感由于成績落差受到打擊,特別是在未成年人心理心智不健全的情況下,學習心態受刺激發生改變,更容易誘發此癥。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有月考綜合癥的孩子從產生到表現出行為被家長發現有一個相對較長的隱蔽潛伏期,一旦出現對學習強烈消極抵觸情緒、交流溝通極度困難、興趣的嚴重偏移(如沉溺電腦或好耍晚歸等),將會給孩子的身心和學習造成嚴重后果,所以家長們盡早進行相關的學法及焦慮抑郁心理測評是關鍵。
支招:抓學法、抓心理健康
據王老師介紹,每年三月、十月末,成都各大輔導機構都會迎來一個“家庭式組團”的高峰期,大多數家長是因孩子月考分數低于期望值,就如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前來咨詢的,而這些課外輔導機構重心在于應試教育輔助,向家長表達孩子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單一改變,但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測評和恢復,以至于有的家長疑問為什么在孩子成績有所回升卻更難以和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 (信息來源:四川在線 張珂 楊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