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鮮花、地毯,沒有彩球、禮炮……9月10日是第29個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黑山縣委、縣政府簡約而隆重地舉行慶祝全縣農村初中進城二期工程——第三初級中學落成暨開學典禮,至此,農村初中在黑山縣已經成為歷史。新校園里,3500名師生、2000余名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15歲的趙婷是初二四班的學生,家住黑山縣繞陽河鎮。新學期開學典禮這天,她的爸爸、媽媽早早就坐車來到縣城,直奔女兒所在的第三初級中學。
寬敞嶄新的教學樓,綠意盎然的操場,迎風飄揚的彩旗,朝氣蓬勃的學生……和趙家夫婦一樣,很多學生家長都提前趕到新校園,自家孩子在新校園的新生活讓他們覺得欣喜、知足。
對比今日城里的新學校和過去鎮里的中學,趙家夫婦感慨不已:“進城上學這事以前想都不敢想。過去咱農村的中學都是平房,冬天靠生爐子取暖,上學路不好走。現在丫頭可享福了,宿舍是樓房,連新被褥都是學校給的,城里的教學質量也好。丫頭每周能回家一次,學校給安排專門的校車接送。 ”
第三初級中學是農村中學進城第二期工程,這3500名師生是繼去年黑山縣首批5000名農村中學生到縣城第二初級中學讀書后的最后一批進城的農村師生。至此,黑山縣歷時兩年實施的農村中學進城工程取得圓滿成功,創造了“同一片藍天,同一樣教育,同一個夢想”的黑山模式。
從2012年起,黑山縣投資3.3億元實施農村初中進城工程,分兩批組織全縣農村22所初中的8500余名師生進入城里的現代化新校園,實現農村孩子和縣城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夢想。
對已經撤并的農村初中的可再利用設施和設備,黑山縣陸續將其轉撥到當地小學,既節省開支、避免閑置浪費,又補充和優化了其他農村學校的教學與辦公資源。經過一年的實踐,首批進城的農村中學生在黑山第二初級中學就讀后,不僅成績整體提高,而且控輟保學效果明顯,實現了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的良好效果。
“農村初中進城實現了教育資源的最大整合,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及縣域內教育公平,有效地加速了城市化進程。 ”黑山縣委書記汪興感慨地說,近兩年的探索實踐證明,農村初中進城不僅帶來了辦學條件、環境和設施的變化,而且實施的集中區域辦學帶來的全新管理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校的辦學活力。為了不讓任何一個學生輟學,縣里出臺了對學生生活和交通進行補助等惠民政策,包括住宿生住宿免費、全員補助伙食費和交通費、特困生費用全免等,徹底解除了家長因學生進城讀書負擔不起費用的顧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