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考生剛剛取得省公務員面試資格,公務員面試培訓班廣告信息卻接連發送到考生手機上,這些培訓班從哪里獲得的他們的信息?這使得很多考生覺得非常疑惑。
小劉今年報名參加了省公務員考試,前不久剛剛通過筆試,取得職位的面試資格,可是,這幾天手機卻莫名其妙地經常收到面試培訓班的短信,這些短信都是合肥市或者外地在安徽的培訓班,一方面宣稱自己的師資力量,另一方面用協議過關的字眼,吸引考生的注意。
小劉說,自己報名時手機號碼都是輸入報名系統的,這些培訓班怎么知道自己的手機號碼,又怎么知道自己通過筆試進入面試。不僅僅是小劉,今年參加省公務員考試的另外一些考生也遇到類似情況,在我省一家公務員考試論壇上,一些通過筆試的考生也在反映,自己手機上也收到類似短信。有考生說,自己根本就沒有打算報任何培訓班,且不說培訓班的培訓效果到底如何,單是這些短信輪番轟炸,就足以對考生考前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和負擔。
在一個考生的手機上,記者看到一家培訓班的短信,上面聲稱培訓班的面試班是我省唯一由真正考官與命題者(往年)組成的培訓團隊,還有的培訓班聲稱只招納105人,簽訂協議保證通過面試。這些培訓班有的短信超長,將開課信息聯系電話全部附上,讓一些考生不勝其煩。
這些培訓班怎么知道考生的聯系電話,按照培訓班留下的電話,記者以考生的身份一一進行詢問,合肥一家培訓班工作人員說,他們是根據網上人事部門公布的面試人員名單,進行短信群發的。
可是,記者打開人事部門公布的面試名單網站,發現名單只有成績、姓名以及準考號碼,其中并沒有考生的手機號碼,所以想獲得考生的手機號碼并非易事。在另外一家培訓班,對方聽說記者打聽這個短信定點發的問題后非常謹慎,表示這是營銷手段無可奉告,還有的培訓班語焉不詳,也是不愿多說。
昨天,記者咨詢了我省人事部門,相關人員說,由于這些培訓班均不是人事部門組織的,對這些培訓班獲得考生聯系方式的渠道他們也無從知曉,這些培訓機構的行為他們也不好干涉。
合肥國運律師事務所相關律師表示,公民的個人資料屬于個人隱私,應該受法律保護,這些培訓班以營利為目的,不經過同意就發手機信息,對考生構成騷擾,這些機構或者利用其他不正當手段通過網絡獲得的,考試部門可以不承擔責任,如果相關人員將考生的個人資料透露給了這些機構,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